海关总署网站5月21日消息,2021年4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食品157批次。
冻品攻略统计,信息显示,2021年4月未准入境的38批次冷冻食品共计484,570公斤:水产品19批次,达203,726公斤;肉类产品19批次,达280,844.1公斤,来自12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来自泰国的未准入境食品数量最多,涉及11批次;其余为俄罗斯7批次、厄瓜多尔3批次、美国3批次、新西兰3批次、越南3批次、澳大利亚 2批次、西班牙2批次、阿根廷1批次、加纳 1批次、马来西亚1批次、法国1批次。
未准入境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货证不符、污秽腐败、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磷酸及磷酸盐、检出动物疫病、未获检验检疫准入、标签不合格。
具体数据方面,水产品19批次,达203,726公斤;其中:
泰国11批次冻带鱼,货证不符,达99,960公斤,涉及福州全裕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厄瓜多尔3批次冻南美白虾,检出动物疫病,达46,530公斤,涉及青岛彩石进出口有限公司及全联集采水产品(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越南1批次鱿鱼干,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磷酸及磷酸盐,达28,000公斤,涉及江门市骐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2批次冻金带细鲹鱼,未获检验检疫准入,达24,942公斤,涉及厦门正扬帆供应链有限公司;
马来西亚1批次冻南美白虾,检出动物疫病,达4,284公斤,涉及天津市津青连商贸有限公司;
加纳 1批次鳀鱼鱼干,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达10公斤。
肉类产品19批次,达280,844.1公斤,其中:
俄罗斯7批次冷冻鸡脚,污秽腐败,达189,600公斤,涉及青岛腾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美国1批次冻鸡爪,货证不符,达27,220公斤,涉及深圳市凯利迪实业有限公司;1批次冷冻珍宝鸡小腿,标签不合格,达150公斤,涉及苏州工业园区高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批次冷冻猪带骨整腿,标签不合格,达446公斤,涉及上海中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新西兰3批次冰鲜带骨羔羊前四分体,污秽腐败,达20,219.1公斤,涉及大庄园肉业集团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 2批次冻去骨牛前后四分体肉,污秽腐败,达17,952公斤,涉及黑龙江宾西牛业有限公司;
西班牙1批次冷冻猪带骨中段,标签不合格,达292公斤,涉及岳阳观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批次冻猪六分体(中段),货证不符,达593公斤,涉及优合集团有限公司;
阿根廷1批次冷冻带骨牛肉,标签不合格,达382公斤,涉及上海同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法国1批次冷冻猪腹肉,货证不符,达23,990公斤,涉及临沂迪航商贸有限公司;
未准入境冷冻食品进境口岸涉及大连、广州、宁波、青岛、厦门、上海及深圳等7个。未准入境食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污秽腐败”、“检出动物疫病”、“货证不符”、“标签不合格”、“未获检验检疫准入”、“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磷酸及磷酸盐”成未准入境主要原因,冻品人该注意什么?
一、12批次冷冻食品因“污秽腐败”未准入境
俄罗斯7批次冷冻鸡脚,污秽腐败,达189,600公斤,涉及青岛腾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西兰3批次冰鲜带骨羔羊前四分体,污秽腐败,达20,219.1公斤,涉及大庄园肉业集团有限公司;澳大利亚 2批次冻去骨牛前后四分体肉,污秽腐败,达17,952公斤,涉及黑龙江宾西牛业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第三十四条,第(六)条规定: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4批次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因“检出动物疫病”未准入境
厄瓜多尔3批次冻南美白虾,检出动物疫病,达46,530公斤,涉及青岛彩石进出口有限公司及全联集采水产品(广东)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1批次冻南美白虾,检出动物疫病,达4,284公斤,涉及天津市津青连商贸有限公司;
“检出动物疫病”并非与新冠病毒相关,而是与虾本身的某些疾病有关,如甲壳类动物特有的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白斑病、黄头病等,这些疾病也不会传染给哺乳动物。
三、21批次冷冻食品因“货证不符”、“标签不合格”、“未获检验检疫准入”、“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未准入境
泰国11批次冻带鱼,货证不符,达99,960公斤,涉及福州全裕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美国1批次冻鸡爪,货证不符,达27,220公斤,涉及深圳市凯利迪实业有限公司;1批次冷冻珍宝鸡小腿,标签不合格,达150公斤,涉及苏州工业园区高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批次冷冻猪带骨整腿,标签不合格,达446公斤,涉及上海中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法国1批次冷冻猪腹肉,货证不符,达23,990公斤,涉及临沂迪航商贸有限公司;西班牙1批次冻猪六分体(中段),货证不符,达593公斤,涉及优合集团有限公司;西班牙1批次冷冻猪带骨中段,标签不合格,达292公斤,涉及岳阳观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阿根廷1批次冷冻带骨牛肉,标签不合格,达382公斤,涉及上海同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越南2批次冻金带细鲹鱼,未获检验检疫准入,达24,942公斤,涉及厦门正扬帆供应链有限公司;加纳 1批次鳀鱼鱼干,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达10公斤。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第二十八条 海关根据监督管理需要,对进口食品实施现场查验,现场查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运输工具、存放场所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二)集装箱号、封识号、内外包装上的标识内容、货物的实际状况是否与申报信息及随附单证相符;
(三)动植物源性食品、包装物及铺垫材料是否存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况;
(四)内外包装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存在污染、破损、湿浸、渗透;
(五)内外包装的标签、标识及说明书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海关总署规定的要求;
(六)食品感官性状是否符合该食品应有性状;
(七)冷冻冷藏食品的新鲜程度、中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病变、冷冻冷藏环境温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冷链控温设备设施运作是否正常、温度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以进行蒸煮试验。
及第三十条规定:
第三十条 进口食品的包装和标签、标识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
对于进口鲜冻肉类产品,内外包装上应当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国家(地区)文字标识,标明以下内容:产地国家(地区)、品名、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温度等内容,必须标注目的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加施出口国家(地区)官方检验检疫标识。
对于进口水产品,内外包装上应当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国家(地区)文字标识,标明以下内容:商品名和学名、规格、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限和保存条件、生产方式(海水捕捞、淡水捕捞、养殖)、生产地区(海洋捕捞海域、淡水捕捞国家或者地区、养殖产品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涉及的所有生产加工企业(含捕捞船、加工船、运输船、独立冷库)名称、注册编号及地址(具体到州/省/市)、必须标注目的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口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标签必须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加贴。
进口食品内外包装有特殊标识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希望货主们打起十二分精神,按要求提供相符货证、合格标签、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
四、越南1批次鱿鱼干,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磷酸及磷酸盐”,未准入境
越南1批次鱿鱼干,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磷酸及磷酸盐,达28,000公斤,涉及江门市骐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磷酸及磷酸盐的功能为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及抗结剂,据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评估司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冷冻水产品中的最大磷酸盐类食品添加剂在使用量为5.0g/kg;预制水产品为1.0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