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正义基金会(EJF)”赞扬阿曼政府对涉嫌从事“非法、未申报和无管制(IUU)活动”的索马里渔船采取了“禁止进入其港口”的强制性措施。根据该非政府组织的一份报告中声称,阿曼政府早已批准加入“国际粮农组织港口国措施协定”,而这一协定就是旨在“全力阻止全球从事IUU非法捕捞渔船的鱼货进入各国的销售市场”。
另据EJF执行董事史蒂夫・特伦特认为:“阿曼政府已开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强调指出,相关国际法规明确反对全球范围的IUU非法捕捞活动,而对于非法鱼货则要求各国向其关闭销售市场,这是全球打击IUU非法捕捞活动国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阿曼政府对非法渔船采取关闭港口的措施,正是在帮助其本国及索马里沿海社区的合法渔民,这也有助于更好保护环境和珍贵的海洋资源。而“阿曼农业、渔业及渔业资源开发协会”总干事艾哈迈德・马扎罗埃则指出:“阿曼是最早落实‘粮农组织港口国措施协定’的国家之一,早在2013年就批准了该协定。”他说,阿曼将信守这一协定的框架,努力增进与不同国家间的合作,并不断加大针对IUU非法捕捞活动的打击力度。
据介绍,2014年,EJF曾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在靠近索马里的海域追查到4艘韩国籍非法渔船,其船名分别为“Ixthus7”、“Ixthus8”、“Ixthus9”和“BaekYang37”。这些非法渔船定期前往阿曼境内具有现代化码头设施的塞拉莱港,并在那里卸下非法鱼货。后来,到了2014年年末,韩国当局强化了“外海捕捞申请的预防措施”,加强对远洋船队的监管;并不再增发远洋捕捞证明,禁止本国船只前往不明确海域作业等等。这就意味着,完全阻断了这些非法渔船将鱼货合法送入欧洲市场谋取丰厚利润的渠道。其结果是,这些非法渔船逃离了韩国注册名单,变更了新的船名:“Haysimo1”、“Haysimo2”、“Butilayo1”和“Butilayo2”。并宣称,都已拥有了索马里国籍。随后,这些船只又继续以索马里渔船的名义利用塞拉莱港卸下鱼货,直至目前被阿曼政府拒绝入境。
据EJF指出,当索马里和阿曼政府落实了联合执法的对应关系后,后者对非法渔船关闭了港口,这是塞拉莱港针对非法鱼货作出的决定性的第一步。现如今阿曼已明确表示,未被登记注册的索马里渔船即便悬挂索马里国旗也被视为无效,因为连“海神波塞冬”也不会认可这种没有任何许可文件的IUU非法捕捞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