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舟山国际水产城领导班子又一次来到舟山国际水产城提升改造工程现场,为全国水产品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的组成部分“中国水产品拍卖中心”选址。今后,7号楼交易大厅的东南角将是一块连接观光通道的拍卖区域。
“拍卖中心建成后,我们计划先拍卖高档的水产品,比如舟山的‘拳头’产品梭子蟹、野生大黄鱼、小黄鱼、比较稀少的带鱼等。”舟山国际水产城副总经理王元峰介绍道,拍卖区域还将设计一一个观光通道,让来交易大厅的游客现场体验水产品交易、拍卖,“海洋资源日趋衰退,渔民保护渔业资源的意识迫切需要提高。通过拍卖,可以使价格透明化,同时促使渔民增强水产品保质保鲜意识,进而增收。”
除了加快建设“中国水产品拍卖中心”外,今年1月份正式发布的舟山国际水产城·水产品指数经过一年的完善,为水产城打造全国水产品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添砖加瓦”。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指数发布范围。“我们正在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进行洽谈,希望扩大指数的信息布点,不仅仅局限于整个舟山地区,而是要扩大到整个华东地区,包括渔场码头、农贸菜场、夜排档、餐饮酒店等,使我们的指数成为整个华东地区的‘风向标’。”王元峰说。
王元峰表示,自水产城指数发布以来,已让当地不少水产品经营户尝到了甜头。经营户们根据水产品的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增加或减少水产品的进货量,降低损失。“我们希望通过水产城指数这张‘晴雨表’,让更多地区的经营户学会看‘指数’办事。”王元峰说。
在会展贸易中心建设方面,王元峰表示,除了专门建设一个海洋文化厅外,可以充分发挥交易市场的高人气作用,将活鲜、冰鲜、干水产品的经营门店打造成展示渔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门店都是一个展位,不用另外搭建,在与顾客交易的过程中就自然地将我们的海洋文化、渔文化传播出去,这比单纯的文字、图片展示效果要好。”王元峰说。
记者看到,已竣工的一期工程中,2号楼二层的干水产品市场自10月份营业以来,已聚集了不少人气,一层的门店也有多家商户入驻,虽然已过了旅游旺季,但门店的经营者表示,每天都很忙碌,等到二、三期工程完工后,水产城的客流量肯定会直线上升。
为将水产城打造成科技交流中心,王元峰告诉记者,水产城计划明年与浙江省高校、研究所合作,邀请他们来水产城,将他们的科技成果,如船上制冷技术、超低温保鲜技术等进行展示,从而吸引渔业公司、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等来这里参观、学习,为双方交流搭建起平台。
“水产城提升改造工程是按照国家级大市场的标准来设计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水产城建设成为全国水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在城北规划建造大型水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从而来进一步完善水产城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布局。”王元峰说,“五大中心”的建设与水产城打造真正的“中国第一鱼市”密不可分,“这些都将成为水产城在全国水产品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