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杂交育种技术近日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的阶段性成果验收。验收结果表明,其杂交参苗表现出抗逆性强,生长速度明显优于两个亲本刺参种群的自交后代,体重生长的杂交优势率达到了26.5%~35%,而且杂交苗摄食能力强,饵料利用率高,在高温的耐受性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从而有望缩短刺参的“夏眠”时间,使成参肉多、刺长、体壁厚,极大地增加了成参的加工出成率。
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山东、河北等沿海省,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沿海也有分布。自古以来,世界华人素有海参“食补”的习惯,而刺参是海参中营养价值最高的。由于供需矛盾,刺参价格逐渐攀升。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刺参的养殖规模扩展很快,但目前养殖的刺参均未经过定向遗传改良。由于缺乏良种,导致养殖的刺参产量低、养殖周期长,刺参皮薄且成品率低,制约了刺参养殖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其产业化发展。
大连水产学院常亚青教授带领课题组,从2000年开始从事刺参遗传育种技术和刺参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我国和俄罗斯沿海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刺参开展杂交育种研究,以期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体壁厚、质量优的刺参良种用于养殖生产,推动刺参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由于两者生活水域环境的差异,特别是刺参在生殖发育上存在着明显不同,很难得到同步成熟的精、卵,开展杂交育种难度较大。在辽宁省科技厅《刺参良种培育技术研究》课题的资助下,该课题组在大连水产学院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内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刺参俄罗斯种群与中国种群杂交的技术难题。该课题组还与大连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展了刺参杂交苗的养殖生产,累计培育出了中国和俄罗斯杂交(包括正、反交)刺参苗300余万头。目前,这批刺参苗长势良好,有望获得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