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属鲱形目,过河口洄游性鲱科鱼类。平时生活在海洋。每年夏、秋之交,性腺成熟的生殖群体沿我国东南沿海自南向北作生殖洄游;5-7月溯人钱塘江下游摄食生长;9-11月,水温逐渐下降到16℃前降河人海,并游向南方海区越冬。
鲥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鲥鱼补虚痨。鲥鱼曾是浙江的名肴,是古代皇宫的贡品。由于对产卵鲥鱼的过度捕捞和钱塘江上游建造新安江、富春江电站,大坝阻断鲥鱼产卵的洄游道,从二十断世纪七十年代,钱塘江鲥鱼资源开始锐减,至八十年代,几乎绝迹。
2003年5-7月,网箱养鱼户证汪亚平冒着被非典感染的危险,先后两次亲自到广东空运体长1.5-2㎝的鲥鱼苗7000尾,放入网箱试养一周年,体重达500-600克/尾,杭州市场鲥鱼500克的批发价达300元,零售价400元。养殖500克鲥鱼的成本40元,产出是投入的6-9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04年7月,汪亚平又引进鲥鱼苗3500尾,养到2004年12月下旬,体重已达100-150克/尾,成活率95%,长势良好,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