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湖泊富营养化研究日前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发现白鲢对造成水污染的有毒蓝藻有独特的抵抗力,其肠壁能阻止毒素穿过,有望成为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毒素的“清洁工”。
在面积达7平方公里的太湖梅梁湾水源地,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用消浪、控藻、改造底质、提高透明度、恢复水生植被、修复湖滨湿地等一系列技术的集成,使水源地的各项水质都达标,特别是蓝藻浓度明显低于实施前的状况。这种改善局部水域环境的技术,可以在我国绝大多数湖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通过对太湖、龙感湖、太白湖300 500年营养状况的重建结果来看,远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之前,大多数时段湖泊已经呈中富营养水平,因此该地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难度较深水湖泊更大。这项研究还发现白鲢可能存在某种机制可活跃地降解湖泊中最常见且毒性最大的微囊藻毒素并阻止其穿过肠壁,鲢鱼对有毒蓝藻的牧食能力表明它在清除富营养水体中的藻毒素污染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