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在淡水中生长数年后,需进入海中进行生殖,否则无法达到自然性成熟。但淡水鳗如何变成海水鳗(此过程称为“银化”)一直是个谜。
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黄永森博士提出了人工控制淡水鳗变成海水鳗的思路,认为银化可视为鳗鱼的第二次变态(第一次变态是柳叶鳗变成玻璃鳗),是处于准备进入“青春期”的阶段,可能是为了适应海洋生殖洄游做准备。但如果在淡水中,鳗的青春期的激活却被抑制。
在脊椎动物中,青春期的发动与个体的年龄、体型和体中堆积的能量有关。而母体若有足够的能量累积,则可以确保母体生殖的成功和幼体发育的完整,最熟悉的变态例子是蝌蚪变幼蛙。
对鳗鱼的人工催熟,海水鳗比淡水鳗效果显著,显示淡水鳗体内欠缺某些与生殖密切连接之内在因子。因此似乎可利用人工方法,加速养殖鳗鱼的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