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因维多利亚湖缺乏原料从中国进口冷冻罗非鱼

发布日期:2016-07-29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据肯尼亚国内媒体“标准报”的报道,最近几年来,由于肯尼亚境内维多利亚湖的淡水鱼捕捞产量大幅减少,其集中于国内第三大城市-基苏木(原名“弗罗伦萨港”,尼安萨省首府)的水产加工基地正被迫从中国进口替代性的冷冻罗非鱼原料,这一方面是为降低加工成本;同时也是用以弥补国内庞大的输欧水产品加工原料的需求。据报道,位于基苏木的一家名为“东非海产食品有限公司(EASF)”的肯尼亚水产加工企业,每年都大量生产“尼罗河鲈鱼片”出口到欧盟市场。但从目前看,由于国内货源短缺,他们不得已从中国大量进口冷冻罗非鱼加工成“罗非鱼片”,用以满足欧盟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据该公司管理层透露,其冷冻罗非鱼是从“中国漳州龙益食品有限公司”进口的,只是通过简单的冻结、打包后直接发运到肯尼亚。

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据肯尼亚主管渔业部门的国务秘书罗伯特•瓦雅马披露称,肯尼亚第三大城市-基苏木是其国内最主要的水产品加工和贸易集散地,每年对罗非鱼等淡水鱼类的需求量非常高;但今年维多利亚湖的捕鱼产量已不能维持其强劲的加工需求。他说:“据我所知,从中国进口的罗非鱼已成为基苏木一带较重要的进口鱼类,因为它的进料加工贸易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这位肯尼亚渔业负责人还指出,当前图尔卡纳湖渔民也因湖水日渐干涸而面临原料短缺,因此整个尼安萨省的烟熏鱼干市场也将创造出很多贸易机会。

另据肯尼亚渔业专家弗雷德•欧科认为:“目前肯尼亚国内鱼干市场的货源严重短缺,主要是因当前维多利亚湖淡水鱼类高涨的鲜销需求所致。”他说,“由于对外开放,基苏木及其周边一带已开设了很多酒店和餐饮行业,无形中推高了对湖鲜产品的旺盛需求。”他还透露,当地的本国民众已住不起沿湖的居民社区,也买不起鱼;因为当地的生活与消费水平已冲得非常之高。为抵消这一危机影响,“东非共同体(EAC)”已推出一项为期五年的“维多利亚湖渔业管理规划(FMP III)”,其目的旨在强化对非洲最大淡水湖资源的长期、可持续监管与利用。据介绍,该规划不仅剑指尽快恢复尼罗河鲈鱼的生物量,还事关维护维多利亚湖流域各国渔业资源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机遇。

此外,据坦桑尼亚主管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常务秘书约海亚•布德巴强调指出,EAC区域内的渔业资源共享应同时考虑三个国家,即,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他认为,渔业领域完全能为当地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而其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可为当地的民族工业和手工加工业提供升级改造的契机。而“维多利亚湖渔业组织”执行秘书戈弗雷•莫诺尔则认为:我们可断言,“FMP III计划”能够尽快解决维多利亚湖渔业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他指出,我们面临的难题包括:渔获量减少、基础设施不足、水产养殖业欠发达、以及违法捕捞所带来的资源压力,等等;为此,沿湖各国应携手共进,并应将承诺尽快转化为实际行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长远发展。

来源:译自 日本渔业网英文版 16.07.15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