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食品安全抽检 与信息发布规范科学

发布日期:2015-11-16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117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杜晓曦出席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专题论坛并发言。

杜晓曦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监督抽检的信息发布工作。首先介绍的是全国的监督抽检工作,按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的理念,突出三方面的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品种,二是重点项目,三是重点区域。本着突出三个重点的思路设计抽检的计划。

第一个是重点品种,它既包括流通范围广的、销售量大、消费者投诉举报多的食品,还包括在既往的风险监测、监督检查、专项整治、事故调查等等工作当中表明存在较大隐患的这些食品。如风险高、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产品以及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的食品等。这些都是包括在重点产品之内的,我们抽检的频次、量都是更大的。

第二个是抽检的项目,抽检项目并不是一份检品要检所有的项目,而是按计划抽检一类食品中的某些品种,并且每一个品种检验哪些项目,制定抽检计划的时候都要事先计划好的。如农药的残留、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添加、重金属、污染物等一些安全指标。

第三个是重点区域,国家会围绕主要食品生产区、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餐饮场所、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小学周边这些食品安全突出的特定区域。同时也会增加抽检频次,加大抽检量和力度。

另外,关于怎么布局,杜晓曦介绍,食药检系统分国家、省、市、县四级,整个体系都有监督抽检职能。为了提高监督抽检工作效能,通过四级监管机构监督抽检的合理布局,来实现监督抽检的全覆盖。所以就要有分工,四级的分工是总局本级对规模以上的,占市场份额较大的食品生产企业的抽检;省一级食药监部门负责抽检本省已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市县级抽检本地鲜活农用产品,小作坊加工的产品还有市县的餐饮单位自制的产品。

此外,杜晓曦也强调,监督抽检是发现问题的手段,通过监督抽检建立一个发现问题、查处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链条闭环的工作体系。通过监督抽检发现问题,提升整个食品的安全保障水平。

监督抽检有助于建立我国食品质量的大数据库,有了数据才可以分析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形势。2014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经积累了四百多万条监督抽检的数据。今年8月份上半年的监督抽检新闻发布会上,是用数据说话的,非常有力。另外,监督抽检的数据有助于对食品的问题成因做分析。

杜晓曦强调,监督抽检工作是科学性强的工作,为保证监督抽检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总局颁布实施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管理办法,制定了抽样检验工作办法和规定,加强了抽验质量控制和管理考核。采取了异地抽样等等,严禁事前告知抽检单位,提高了发现问题的几率。

最后,杜晓曦介绍了信息发布工作。监督抽检之后的结果按照法规的规定应该向社会发布。另外,关于监督抽检的发布工作也有很多规范,在总局网站设置了食品安全抽检的专栏,下设了总局公告和地方公告两个栏目。这两个栏目分别公布了总局和各省局公布的监督抽检信息,同时还增加了查询功能,想查哪个企业和哪个产品都可以查。2015年截止到现在发布了33期总局抽检结果,涉及到十万多批次,转载到各省药监局,大概五百多批次。

最后,杜晓曦表示,食品安全工作不仅仅是监督部门的事情,希望食品生产企业也能够在未来的食品安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地作为,各方携手一起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 杜晓曦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