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根据“彭博社”发自北京的消息称,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的季度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度,中国国内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已有所提高,这无疑增加了当地企业的营运成本;为此,许多外国企业选择将其订单从中国转向了东南亚国家。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现象,或将使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失去(廉价劳动力)“世界工厂”的称号。
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针对大约23.5万名农民工所做的实地调查显示,2014年度,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大约为2864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加了9.8%;而这其中,专门从事服务行业的农民工比率已高达42.9%,比2013年增加了0.3%。虽然,截至目前,中国农民工人数大约已达到2.74亿人,并且这一人数仍处于增长阶段;但其增长速度却已开始减缓。一直以来,中国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曾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并吸引了许多外国企业前往中国办厂;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一胎化政策”的不断演进,使中国已逐渐失去了提供廉价劳动力的显著优势;当地企业营运成本也逐年增高,从而迫使许多外企将订单从中国转向了东南亚国家。
此外,据“澳新银行”经济师格伦•马圭尔指出,与中国现有国情相比较,东南亚国家如.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等国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群,能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这将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外企前往当地设厂。马圭尔说:“在未来10至15年间,受湄公河一带庞大的廉价劳动力群体的吸引,各外企一定会前往那里设厂。因此,相信东南亚国家不久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他还认为,只要将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廉价劳动力、以及,菲律宾、泰国、印尼和越南等国符合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加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拥有的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东南亚很有能力继中国和印度之后,成为亚洲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大支柱。有统计数据显示,东南亚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早在2013年就已经超越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