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等国正在创建一项崭新的巨型石斑鱼养殖事业

发布日期:2015-03-02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最近,据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USC)”水产专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域采用新方法成功繁殖并圈养了“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这一举措,不仅使东南亚一带脆弱的鞍带石斑鱼野生种群得到了保护,也使之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水产养殖事​​业。

据介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世界著名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是鞍带石斑鱼的栖息地之一,属昆士兰州出产的标志性水产物。这种鞍带石斑鱼的生命周期长达50年,其成鱼体长可达3-4。虽然,这一巨型石斑鱼品种在澳大利亚得到了充分保护,但在东南亚地区却受到了濒危灭绝的威胁。由于鞍带石斑鱼在亚洲传统宴会是一道非常珍贵的名菜,其象征着高贵与富有,在香港等地活鱼市场可卖到每公斤180澳元(约合141美元)。据悉,上述研究团队的学术领头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遗传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阿比盖尔埃里祖尔教授,其团队成员还包括来自越南、菲律宾及昆士兰州凯恩斯市的本地水产专家。据阿比盖尔埃里祖尔介绍:“在天然条件下,这种巨型石斑鱼无论雌雄都需要许多年才能性成熟,而人类无限制的滥捕就使其无以为继。”他说,“这种鞍带石斑鱼往往是雌性先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注重培育雌性成鱼,然后再转向雄鱼。因为所有雄性成鱼都能长到非常大,让人难以处理,又应考虑如何小型化。”他还披露说:“当前我们正研究通过不同的基因转变,对其雌雄幼鱼进行变性和生育进程的改变,以求让其体型变小,变得更易于圈养与繁殖。而遗传管理,则是我们创建鞍带石斑鱼养殖操作的关键第一步。

另据阿比盖尔埃里祖尔披露,这项为期五年的、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机构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其研究机构成员包括:美国南加州大学、昆士兰州凯恩斯市长须鲸企业、越南第一水产养殖研究所、菲律宾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等。该项研究不但为了创建一项崭新的、可靠的、谋求高利润的巨型石斑鱼养殖事业,也是为了减轻硕果仅存的鞍带石斑鱼野生种群正日益加大的濒危压力。

来源: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译自 日本渔业网英文版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