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加工关键技术延长冷鲜肉货架期

发布日期:2014-03-06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近日,北方的羊肉市场又火爆了起来。具有温补作用的羊肉,最宜在冬天食用,也是北方许多人家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然而,羊肉好吃却不好保存,长期以来,我国生鲜羊肉的货架期只有短短7天。而如今,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德权研究员率领的团队,成功研制出羊肉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不仅延长了羊肉的保质期、降低了加工耗损,更有效解决了我国羊肉加工环节的其他问题。

据张德权介绍,目前我国的羊肉加工业主要分为生鲜羊肉加工、肉制品加工和副产物加工三大子行业。其中,生鲜羊肉加工面对的消费市场最大,属于初加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后两者则属深加工。2003年,张德权率领团队启动实施“羊肉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针对羊肉加工的三大类展开研究,历经10年努力,终于研制出一整套羊肉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

“从成果上来说,我们主要研发了高阻隔包装、冰温保鲜、低温高湿变频解冻技术和装备,集成宰前管理、两段冷却技术,使生鲜羊肉汁液损失率控制在1.5%以下,冷鲜羊肉货架期从7天延长到了45天以上。”张德权进一步解释,羊肉汁液损失率的下降,不仅减少了羊肉在加工环节上重量的耗损,也提升了羊肉的品质,为加工企业降低了损失;而冷鲜羊肉货架期的提升,不仅延长了羊肉的保质期,让消费者能吃到更新鲜易存放的羊肉,更能为羊肉加工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据介绍,在风干羊肉工业化加工的技术及装备上,研究团队也做了许多工作,如研发了风干羊肉脉冲真空腌制、人工模拟气候风干、工业化连续加工等风干羊肉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集成创制了风干羊肉工业化加工成套装置,建立了优化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实现了标准化、连续化、工业化生产,生产周期缩短2/3,均匀度达到95%以上。如今,团队研制出的羊肉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已经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肉羊主产区的多个龙头加工企业中推广和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