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指数”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水产品价格指数一路下滑,从9月的145.56点一直下降到11月的107.43点,下跌26.20%,其中下滑最明显的是鲜品指数,从160.27点下滑到114.2点,下跌28.75%。
这反映在市场上,就是水产品价格的亲民。从8月份东海伏休陆续结束至今,带鱼、梅鱼等的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价位。
眼下,卖出“白菜价”的“秋白蟹”因为临近尾声,价格终于有所抬头,然而正值收购季节的红膏蟹,今年的收购价格却不及去年的一半。这或许意味着,今年年底的海鲜价格也将延续目前的态势。
梭子蟹3个月成交量相当于2008年全年
舟山国际水产城的水产码头已经持续忙碌了3个多月。从8月1日起,为期2个月的拖虾船和笼壶类作业渔船伏季休渔正式结束,舟山众多渔船纷纷出海捕捞,每天就有数百万斤的梭子蟹涌入这里,国际水产城则成了螃蟹的世界。
昨天上午10点多钟,2艘运输船正靠岸卸货,只见船上的工人麻利地将梭子蟹装进箩筐,搬上码头;三轮车穿梭往来,将这一筐筐梭子蟹飞快地送到岸上的活鲜交易区;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一众商家迅速对其称重、记录,随后,工人们马不停蹄地在铺子门口分级、打包、装车,再然后,这些梭子蟹就被运往全国各地。“今天已经来回运了10多趟。”一个姓林的三轮车师傅说,到了11月底,梭子蟹秋汛进入尾声,每天的到货量已经减少很多,前几个月忙的时候,他一天要运40多趟。
而在活鲜交易市场外,可以见到来自江苏、安徽、天津、辽宁等全国各地的运输车。“用来运输梭子蟹的活鲜车,今年就新增了10多辆。”国际水产城现场管理部部长郑盛告诉记者,8、9、10三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天停靠码头的收购船保持在50艘次左右,梭子蟹的日成交量为700— 800吨,累计交易量6.9万吨。“6.9万吨梭子蟹是什么概念? ”郑盛说,“相当于2008年,整个舟山市全年梭子蟹的捕捞总量。”
外来客商打通梭子蟹销售渠道
“今年,国际水产城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梭子蟹场地批发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梭子蟹旺发,产量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水产城成为了国内重要的梭子蟹中转基地。”郑盛告诉记者,台州温岭、松门等地的市场,由于距离生产洋区较远,难以保证蟹的成活,因此在8、9月份,台州的渔船多在舟山靠岸,再中转至当地市场。
近几个月来,水产城交易区活跃的客商则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天津、大连、秦皇岛、上海、杭州、宁波等沿海一带销地市场的日发货量在20吨左右。而来自温岭、乐清、宁海等地的临时性客商,蟹来人聚,蟹少人散,他们的出现也进一步打通了梭子蟹的消费渠道。
而本地城乡农贸市场的商贩成为了另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每天凌晨2、3点钟到市场拿货,6点钟就出现在菜场里,甚至包括马路边。正是他们,让以往在海鲜中略显高档的梭子蟹成为大众的普通消费品,卖给广大的城乡消费群体,而他们每天的销量可以达到75—100吨。
分拣螃蟹的夫妻俩日收入1200元
今年的梭子蟹自上市之初,一直走低价路线。 8—9月份,通蟹的批发价维持在10元/斤以下的水平。往年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梭子蟹的批发价位应该在30元/斤左右,而今年则在15元/斤以下徘徊。 11月前后开始,随着捕捞量的减少以及母蟹的逐渐上市,通蟹批发价才向着20元/斤的价格接近。去年,红膏蟹的收购价格在90元/斤上下,而目前则只要40元/斤左右。
梭子蟹的低价,丰富了市民的餐桌,同时也没有让经营户少赚钱。水产品交易市场商户赵老板说:“虽然今年的批发价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但好在量大,所以赚的钱也差不多。”
而据记者了解,因为今年产量大,部分经营户就向外地拓展市场,有的把梭子蟹活销到深圳罗湖口岸,从而进入香港市场。目前为止,赚了几百万元的也不在少数。
同时,在交易市场内从事运输等工作的工人也有不错的收益。比如骑三轮车的林师傅,他每运一趟的收入是10元,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赚500元,月收入超过万元。而有一对对梭子蟹进行分拣工作的夫妻俩,据闻他们一天的收入达到1200元。
也许,在今秋梭子蟹的这场盛宴中,“丰产不丰收”的只有部分渔民。虾峙船老大俞松波对记者说:“现在出海一趟,油费、人工费、渔网费的成本都很高,但是梭子蟹的收购价格却一直上不去,所以几乎没得赚。 ”
蟹多的同时鱼却少了
今年的梭子蟹真正成为了海鲜中的主角,因为在市场中,鱼类等其他海鲜的身影明显少了很多。
昨天清晨,记者来到位于沈家门的中沙头水产交易市场,遇到了前来进货的定海某菜场经营户赵宗国。其实昨天晚上,赵宗国就已经来这里进过货了,但他对之前的货还不太满意,听说又有新的鱼货来了,就马上从定海开车赶来。“来得晚了,好点的鱼货就没有了。”赵宗国顾不上和记者说话,就快步走进市场开始淘货。过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拖着鱼货出来。“今年鱼货比去年的要少,我们也很难挑出好货来。 ”说话间,赵宗国拿起自己筐里的一条带鱼,掂了掂分量,“本来现在应该是吃带鱼的好季节,但是现在出来的最大也就这种条重1斤多点的带鱼,再大一点的基本就没有了。”
一位来自宁波的鱼货商陈先生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从8月份开捕以来,捕上来的鱼类个头都偏小,在规格和品质上都不如往年。可能是因为虾蟹多了,鱼就少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嘛”。
另一方面,“今年捕捞上来的鱼类中,以杂鱼居多,传统经济鱼类则相对较少。 ”舟山国际水产城行业协会会长朱全平说,“其中,带鱼产量还可以,但是幼鱼较多,成年鱼数量较少,而鲳鱼今年的产量非常少。”
虽然说“物以稀为贵”,今年各种鱼类产量不高,但是目前的市场价格却比往年便宜,比如带鱼、梅鱼的价格就比去年同期便宜20%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就与这些鱼类的规格、品质下降有关系。
盲目扩大投入存在风险
今年梭子蟹的丰产丰收,让部分经营户已经为明年的扩大生产做起了准备。据了解,水产城的经营户中,已经有人投入1000多万元预约了温岭、三门等地的生产船只,也有人投入700万元自己新购了2艘运输船。
前两个月,出现了装运车辆紧张的情况,往北方的活鲜车运费比去年高了5000元,往南去的活鲜车也比去年高了2000—3000元,因此打算新购运输车辆的客商也不在少数。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梭子蟹捕捞量的增大也有潜在的风险。“一是市场消费疲软,梭子蟹由高档水产品变成中低档产品,老百姓吃得多,导致味觉疲软,购买欲就下降;二是目前冷库库存积压大,消化需要时日。”郑盛说,“目前冷库所做的切割蟹,70%销往韩国,30%销往欧盟,但需求并不大。另一方面去年收购的红膏蟹到现在还有不少库存,只能亏着卖。”“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加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明确提出要深入反腐败,去年出台的八项规定更会严格执行,请客送礼减少,可以预计海鲜价格在年底也不会有大的涨幅。”郑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