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最大的紫菜生产加工流通中心——连云港市凝心聚力发展绿色渔业

发布日期:2018-09-15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9月13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新时代绿色渔业(连云港)研讨会”,在连云港赣榆区圆满落幕。研讨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数十位行业内知名专家、经理人及各组织代表,他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其对发展绿色渔业的看法,为连云港渔业发展建言献策。9月14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签订了《推进连云港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旨在加快推动连云港市渔业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将连云港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紫菜生产加工流通中心、江苏省智能渔场建设的试验区、江苏省特色海洋休闲渔业示范区、江苏省最大的海洋食品加工基地,尽快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渔业转型升级目标。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桂迎宝主持会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顾问居礼先生致开幕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年初,农业农村部召开了渔业转型升级推进会,明确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完善管理措施,修复资源生态,防控发展风险,改善渔民民生,推动形成绿色高效、安全规范、融合开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渔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渔业强国。与会专家将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分享新时代绿色渔业发展经验,提出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沟通情况、分享成果,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携手推动连云港绿色渔业发展。

赵文武,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产业发展处,处长、研究员,报告主题:新时代特色海洋渔业发展的机遇挑战

赵文武:新时代特色海洋渔业发展的机遇挑战

十九大后,渔业发展目标由“两确保、两促进”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发展海洋渔业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海洋食品,建设美丽海疆,助推产业升级,是发展经济的动力,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国家海权的有力手段。目前,海洋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捕比达到1.51。但海洋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不高、近海捕捞产能过剩、加工率低等问题。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必将推动我国海洋产业的全球布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必将提升海洋资源的养护能力,水产品加工能力、数量、品类在不断提升,远洋渔业、休闲渔业也将快速发展。

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报告主题:坚持生态优先,构建蓝色粮仓

杨红生:坚持生态优先,构建蓝色粮仓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迅猛发展,但水质恶化、病害多发、品质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捕捞、养殖方式难以适应当前绿色发展的需要,而远洋捕捞和建设海洋牧场将是我国未来提升海洋产业的主要途径。海洋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海洋牧场是指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海洋牧场的建设包括苗种繁育、初级生产力提升、生态修复、全过程管理等环节。目前,我国海洋牧场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规划与标准,忽视生态作用等问题。我们应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创新跨越的发展理念,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体系化建设,实行企业化运营。

张海清,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博士,报告主题: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与内销形势

张海清: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与内销形势

目前,国内养殖端面临养殖成功率低、成本高的困境,而进口端,如厄瓜多尔的白对虾近期进口量不断增加,遂引起价格波动,其肯定会影响养殖户的收入。养殖户面对变化的价格,要决定何时出虾,实现收益最大化。当然,如果回报无法抵消成本,养殖户也可选择转养,或不养。例如,部分渔民改养石斑鱼,或鱼虾共养来分散风险。相比较去年,虾价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不挣钱,可能是利润下降了。价格的走势还需要结合需求变动,分规格、形态具体分析。在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贸易本身会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加工企业也在多元化自己的产品,满足国内不同的需求,形成与国外进口的错位竞争。

郭京,出口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促进联盟,秘书长,报告主题:“三同”工程助力中国出口水产品开拓内销市场

郭京:“三同”工程助力中国出口水产品开拓内销市场

“三同”即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企业的内外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的标准生产,从而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2016年12月,出口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促进联盟成立,旨在将出口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引入内销市场,带动产业消费升级,帮助企业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目前,“三同”水产企业产品以冷冻水产品和水产制品两大类为主,主要出口到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计划划到2025年,国内约30%企业(约4.2万家,主要是乳制品、肉类、水产品、冷冻调理食品等) 覆盖实施国际通行HACCP体系达到“三同”标准。

李明利,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报告主题:如何打造王牌产品

李明利:如何打造王牌产品

企业发展一定要抓住市场的牛鼻子——王牌产品。产品不在多,而在精。经营者要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品牌思维。品牌打造的法则:名字——广告语——故事——活动——推广,按不同的品牌宣传方式,花费依次升高,效率却可能依次降低。起一个好听的品牌名字简单廉价高效,胜过无数广告语。广告语则要说人话、说真话、说不一样的、说别人想听的,说点细节,说消费者知道的。讲好故事,制造情境并将消费者带入情境。做出差异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先人一步,快人一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研讨会现场

专家报告结束后,中国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朱亚平主持了企业代表与嘉宾对话环节。

朱亚平(左一)主持企业代表与嘉宾对话环节

研讨会期间,主办方安排各代表组织参观了连云港休闲渔业基地及港口。14日,还组织大家参加了第二十届(2018)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部分企业代表签订了意向合同。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第二十届(2018)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现场


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