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致命的罗非鱼湖病毒(TiLV)是非常具有遗传性的,这意味着进行选择性育种,培育更多具有抗性的罗非鱼品种将有可能行之有效。
这些发现有助于保护罗非鱼种群。罗非鱼是世界上第二大养殖鱼类,是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重要食物来源,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价值近100亿美元。
来自Roslin研究所和WorldFish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821个转基因养殖罗非鱼(英文名称: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以下简称GIFT)的基因,他们把基因进行标记后放置到一个TiLV病毒暴发的池塘中。
这些鱼是124个家庭的成员,该研究小组发现,不同的家庭在生存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家庭群体没有死亡,而另一些家庭群体的死亡率为100%。
研究人员发现,用以培育抗病毒鱼种的GIFT未来育种项目不会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并将给农民的收成带来好处。
GIFT品种已经被选择性地培育,并且成长迅速,可适用于广泛的环境。该品种已经至少在14个国家培育,将有助于减少贫困和饥饿。
自2014年发现以来,TiLV在三大洲的16个国家肆虐,严重影响了罗非鱼种群。
目前还没有针对TiLV的治疗或疫苗,而该病毒会导致罗非鱼的行为改变、变色、皮肤出血、鳞片脱落、眼球突出、腹部肿胀,有90%的鱼一旦感染便会死亡。
Roslin研究所水产养殖遗传学的主要作者和个人主席Ross Houston指出,“罗非鱼湖病毒给全球渔农带来了一个实际问题,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计和粮食安全。这项研究是Roslin和Wordfish长期合作的结果,也是培育抗病毒转基因罗非鱼品种的第一步。”
这项研究发表在《水产养殖》杂志上,由英国政府资助,并在CGIAR鱼类农业-食品系统研究方案的框架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