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宁波品牌甲鱼的发展战略

发布日期:2014-08-19 浏览次数: 分类:资讯

一、宁波甲鱼产业发展现状

宁波是传统的海洋渔业大市,水产养殖业特别是生态鳖产业,得到了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生态中华鳖养殖已成为渔业增效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截止2013年底,全市生态甲鱼养殖面积接近3万余亩,产量2000余吨,除传统的生态专养外,套养区域已拓展至山区、滩涂和稻田。宁波甲鱼产业以余姚生态甲鱼发展为龙头,辐射带动整个宁波甲鱼产业健康发展,转型升级起步早、起点高,已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安全化的发展新格局。2012年,余姚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生态甲鱼之乡”,并共同打造区域战略品牌——余姚甲鱼,目前已申请获得了国家地理农产品标志保护。我们明凤公司多年来坚持通过贯穿全产业链的品牌化建设和运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拥有中华鳖核心基地6000多亩,是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和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宁波甲鱼企业品牌意识强、强势品牌多,积极争创名优品牌,走品牌兴企之路。目前已有“明凤”、“冷江”、“野好”、“东超”、“旗甲”、“如宝”、“东钱湖”、“绿优”、“茭白地”等二十多个甲鱼品牌;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2个,宁波市名牌3个;规模以上甲鱼养殖场已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产品认定。品牌甲鱼企业各显神通,为促进甲鱼产业发展费心尽力,如明凤渔业分别在2012年香港美食国际博览会、2013年上海优质水产品交易会期间举办了甲鱼推介会,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明凤甲鱼;如冷江鳖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在网络渠道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现位居全网同行业第一;如鄞州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新建了甲鱼文化展示馆350平方米,进行甲鱼种类、养生等知识的展示,积极推进甲鱼品牌宣传。与此同时,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品牌企业、养殖户一起积极参与,于2006—2014年期间在我市举办了四届“中国甲鱼节”,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依托良好的品牌形象,我市的各类品牌生态鳖,分别在省内外设立专卖店,并打入超市、淘宝网,通过多渠道拓展市场销路,扩大市场份额。

二、宁波品牌甲鱼进一步发展提升战略

随着我市甲鱼产业日趋壮大,但也面临着产业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提升(土地空间有限)、产销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往往以产定销)、市场营销有待进一步推动(销售区域局限在宁波)、企业之间竞争有待进一步协调(协会区域品牌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资源整合,注重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品质,走环保、节约、生态循环型生产模式,通过政府、企业、养殖户共同协作、努力,进一步提升宁波品牌甲鱼的市场占有率,有关其产业发展及对策,建议如下:

     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突出“政策扶牌”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以“加强质量监管、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产业秩序、推进高质发展”为抓手,以协会为纽带,建议宁波市及各县区级海洋渔业局通过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和集成咨询,建立集协调有序、管控有力、自律有度、结构有机于一体的良性互动型业态组织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我市中华鳖产业的组织保障能力。具体建议措施为:(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骨干专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组织协调,构建产、供、销利益紧密联结为特征的现代生产组织体系;(2)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切实提升政府服务机构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强化组织引领,成立县区级甲鱼产业协会;(3)政府积极出台扶持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区域品牌(如余姚甲鱼)的宣传运作和推广。

    二、盘活利用滩涂资源   打造杭州湾改土增效种养结合区

随着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大规模开发池塘已不现实,从而限制宁波甲鱼产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我市在杭州湾大批围涂造田、新增大量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滩涂农田的现状,我们积极向市政府提议:以改土增效为核心,在余姚实施杭州湾新围滩涂蓄淡肥土、农田增效工程,采取政府引导、扶持、监管,企业投入经营为主体的形式,高起点建设以中华鳖生态养殖为主导的“统一布局、设施完善、龙头带动、合作经营、产销一体、效益明显”的种养结合现代综合示范产业园30000亩。通过分期实施“粮(种)、虾、鳖”轮作共养模式,在改良土质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并通过示范辐射,切实拓展我市中华鳖产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在推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形成“质量立牌”共识,让宁波甲鱼品质精益求精

    质量既是维系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推进品牌建设的源动力。为杜绝出现我市中华鳖以次充好,“洗澡”、“冒牌”等行为危及产业健康发展,协会积极倡导全体宁波甲鱼人必须形成“质量立牌”共识,加强质量监管和行业自律,具体包括:(1)规模化发展。以产业链为纽带,依托龙头企业及经济合作组织整合零散养殖户,加快集聚发展。龙头企业要专注于“产前与产后”的经营开发和管理,通过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与农户建立合作联营机制;(2)标准化生产。把渔业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渔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修订和完善宁波市地方标准《中华鳖套养技术规范》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我市生态鳖产业标准化发展;(3)管理规范化。在生产各环节严格执行无公害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和生产规范,建立健全从产地环境、药物饲料、苗种繁育、成品养殖、产品检测到包装销售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并做好生产台账,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4)安全化监督。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中华鳖外来苗种及商品鳖检测制度,有效执行苗种购置、商品鳖上市等环节相关抽检标准,提供公益检测服务,做好产业引导监督,引导企业、养殖户加强自律,确保生态鳖品质;(5)品牌化管理。利用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将全市各类生态鳖品牌纳入余姚甲鱼区域品牌体系,建立余姚甲鱼生产质量标准,实行准入及退出制度,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借助区域品牌形象的提升,带动余姚甲鱼整体形象提升。

    四、实施苗种提质工程,做实产业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

苗种质量直接关系养殖生产的成败和安全,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子,特别是宁波当地区域品系,因其适应能力和广泛的市场好感度,为宁波品牌甲鱼的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因此,实施苗种质量提升工程,无疑对于推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加快国家级原(良)种场建设,注重与科研单位加强联合,加快甲鱼良种繁育技术的创新,形成现代化特色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建设区域性新品种区试验、繁育、技术推广和展示基地,以满足周边地区养殖户对优质鳖苗需求,有效降低养殖生产对外购苗种的依赖程度,为宁波中华鳖产业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撑。

五、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创新养殖模式确保品质独树一帜

今后,国家对农业产业生产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意识更是与日俱增,其关注度已从产品本身,延伸到产前,甚至产后。因此,我们甲鱼企业要与时俱进,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净水渔业,以更生态的方式打造更高要求层次的的生态甲鱼。鉴于宁波的虾池很多,我们根据生物食物链原理,为甲鱼创造原生态的成长环境,养殖生产过程中绝不施用抗生素及激素,采用“甲鱼捕食活虾”的生产方式,全过程都是在野外越冬、生长,强制淘汰病弱甲鱼,这样出产的甲鱼,野性足,质量好,胜过野生,我们称之为“野长甲鱼”。使甲鱼的品质更上一层楼,确保宁波生态鳖的品质在市场中独树一帜。

    六、加强流通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品牌营销

以构建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流通体系为牵引,切实为宁波中华鳖产业经济的快速崛起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具体措施为:(1)由余姚市中华鳖产业协会牵头,通过注册集体商标、申请地理标准产品和网络域名,打造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进产销衔接和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切实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以减少流通环节,有效提升余姚生态甲鱼的品牌影响力和域外竞争力;(2)强化产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流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引入拍卖等现代交易模式,创建中国生态甲鱼价格指数平台,以切实抢占市场定价权,引导国内中华鳖的生产和消费,努力使余姚成为精品甲鱼产业集散地和高端品牌甲鱼产业引领区。(3)5年内要在全国设立500家以上的宁波品牌甲鱼连锁服务网点,专门提供对甲鱼杀、烧、配送服务到家的“一站式”服务。在主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成立宁波甲鱼商会,来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宁波甲鱼的影响力。

    七、挖掘甲鱼浓郁文化,扩大品牌影响力

    甲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自古以来便是民间的传统食疗。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甲壳和陶罐,证明七千年前我们的河姆先人已在开始食用宁波名菜状元楼的冰糖甲鱼更是响彻海内外。为此,为深入挖掘甲鱼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推动甲鱼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拟采取如下措施为:(1)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挖掘宁波中华鳖捕捞和饮食文化内涵,提升我市中华鳖休闲渔业的文化含金量;(2)以中国甲鱼文化节品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论坛、节庆活动,吸引全国性媒体对区域品牌开展营销活动,提高宁波生态鳖品牌的市场影响力;(3)借助余姚文化气息浓厚、七千年甲鱼饮食文化经久不衰的特点,打好余姚甲鱼文化牌,以饮食文化促进甲鱼行业发展,让宁波甲鱼走出宁波,走向全国,通向全球。

   (作者系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宁波龟鳖专业委员会会长、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岳明)

来源:宁波市龟鳖专业委员会 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