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罗非鱼的头、尾、骨、皮、鳞、内脏等下脚料可以加工成鱼油、鱼肝膏等营养品。14日,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这一研究项目已经通过了山东省青岛市科技局的专家鉴定,该项目集成创新明显,所建立的罗非鱼全下脚料无污染高值化利用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罗非鱼全身的头、尾、骨、皮、鳞、内脏及其残留鱼肉加起来,约占总重量的40%~65%。因为利用率不高,现在大部分是直接丢弃。”王雷告诉记者,我国的罗非鱼养殖产量2007年统计是121万吨,占全球的55%,未来15年内罗非鱼产量和产值将持续增长。
据了解,该项目建立了对于罗非鱼全部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技术体系,开发出多种市场前景广阔的高值化产品。“鱼皮胶原蛋白和胶原多肽是美容化妆品的原料,也可以制成营养价值极高的蛋白粉,鱼油和鱼肝膏更是营养丰富的补身瑰宝。”王雷告诉记者,通过不同处理工艺的组合,完全可以达到全部生产过程无污染物排放。 (半岛都市报)
“罗非鱼全身的头、尾、骨、皮、鳞、内脏及其残留鱼肉加起来,约占总重量的40%~65%。因为利用率不高,现在大部分是直接丢弃。”王雷告诉记者,我国的罗非鱼养殖产量2007年统计是121万吨,占全球的55%,未来15年内罗非鱼产量和产值将持续增长。
据了解,该项目建立了对于罗非鱼全部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技术体系,开发出多种市场前景广阔的高值化产品。“鱼皮胶原蛋白和胶原多肽是美容化妆品的原料,也可以制成营养价值极高的蛋白粉,鱼油和鱼肝膏更是营养丰富的补身瑰宝。”王雷告诉记者,通过不同处理工艺的组合,完全可以达到全部生产过程无污染物排放。 (半岛都市报)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