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次从鱼体中提取生物活性肽

发布日期:2009-04-16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近日,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首次从池沼公鱼体中成功提取出1.5公斤生物活性肽,提取率高达20%以上。
  据青海省农牧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渔业环境监测站与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青海省池沼公鱼蛋白质及其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和产业化研究》项目。该项目是利用天然水域中鱼类,从鱼体中提取生物活性肽,即多肽。生物活性肽是以营养价值较低的动物和植物蛋白质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将蛋白分子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类天然化合物。
  青藏高原是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孕育了大量纯天然无污染的鱼类资源,为提取生物活性肽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本项目的原料采自产于龙羊峡水库的池沼公鱼,这个水库年产公鱼1000吨,有较丰富的纯天然绿色蛋白原料。目前公鱼原鱼售价每吨仅6000元~7000元,而每吨公鱼可提取生物活性肽150公斤,目前活性肽产品售价为100元/公斤,1吨公鱼的活性肽产品产值可达15万元,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王春燕)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