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技术试验获得成功

发布日期:2006-01-13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三门县旗海海产品专业合作社在市、县海洋与渔业局的指导下,于2005年组织实施了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台州执行部下达的“青蟹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技术试验推广”项目。经过10个多月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项目由台州执行部组织的有市、县海洋与渔业局专家参加的验收组验收通过。 项目试验选择在该社示范基地旗门外塘第15号养殖池进行,养殖池面积17.3亩,泥质底,单闸进排水,滩面水深1米左右,盐度8—18‰。采用青蟹、缢蛏、泥蚶、脊尾白虾混养方式。2005年1月上旬进行清除敌害和消毒,1月下旬放养缢蛏1.3亩、泥蚶1.8亩。5 月中旬放养二期青蟹人工苗9400只,蟹苗先在网布围拦的小池内暂养,放苗后的前10天投喂鱼粉,接着投喂由浙江大学提供技术、三门县康发饲料厂生产的青蟹人工配合饵料(先投喂小颗粒料,后投喂大颗粒料)。投饲方法是每日早晚各一次,投饲量按青蟹摄食情况确定(在不同位置放置4个料饵台,每次投饲前先检查青蟹摄食情况,再确定投饲量)。期间做好日常管理和项目有关的试验数据纪录等工作。 通过试验表明:一是青蟹生长正常,从小蟹到成品蟹的整个养殖过程中都适宜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与投喂小杂鱼虾的青蟹生长速度和养成率基本相同。经100天的饲养,青蟹只重达到170克至320克,9月中旬开始起捕,蟹只重200~370克,共捕获青蟹732公斤,养成率为33%。青蟹的生殖交配和母蟹长膏情况都显正常。二是青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适应蟹、虾、贝混养模式。蟹、虾、贝混养是目前海水围塘养殖的主要模式,养殖效益较好。因此,人工配合饲料是否适应蟹、虾、贝混养模式,是人们是否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试验表明,青蟹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同时适应虾、贝的生长。只要做好贝类的防护措施,可避免被青蟹挖吃的情况发生。今年夏秋该池共收获脊尾白虾5次,收虾量320公斤,现在存池密度较高,预计达650多公斤,亩产可达56公斤,是近几年所少有的;至9月上旬缢蛏长至35只/500克的规格,已起捕缢蛏1570公斤,亩产达1200公斤;至12底泥蚶已从放苗时的1800颗/500克长至220颗/500克,到今年2月份可达到150只/500克的商品规格,约可收蚶2200多公斤。三是养殖池水质明显改善。经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每月定期定点检测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后的池水的氨氮、硫化物指标都好于对照池。四是经济效益良好。饲料成本下降30%(按每2.5公斤鲜饵折合1公斤配饲计,鲜饵价为5.5元,配饲价为3.8元)。本生产年度该试验池预计蟹、虾、贝总收入139000元,亩纯收入可达4820元,比该社其它养殖池亩增收约700多元。五是社会效益显著。目前凡养殖青蟹(梭子蟹)和大部分的脊尾白虾,都是投喂小带鱼等幼鱼为主,全县年投喂小杂鱼约在4万吨以上,如果青蟹改用人工配合饲料,则能有效的保护海洋资源。同时可以带动相关的农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青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青蟹与缢蛏等贝类混养的,要做好对贝类的特别防护措施和给青蟹投足饲料,避免青蟹因配合饲料的适口性比鲜活小鱼虾相对差,或饥饿而破坏贝类的防护设施和生存环境;二是配合饲料要保证质量并严格按照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生产。(叶洪台)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