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江苏海水养殖新热点

发布日期:2005-03-08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自2004年底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沿海地区养殖的鱼类新品种——大菱鲆陆续出塘上市,其池口出售价达到每公斤110元,令养殖户们赚了个盘满钵满。据该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截至2005年春节前,全市共起捕大菱鲆商品鱼2500吨,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获利1.5亿元,其综合效益远远高于其他常规海水养殖品种。
  大菱鲆养殖成为连云港市沿海发展高效海水养殖业中颇为引人瞩目的新热点。
  多年来,虾、贝、藻、蟹一直是江苏省海水养殖业的当家品种。有资料显示,2003年,江苏省海水养殖总产量为40.9万吨,占全省海洋渔业产量的41.6%。而在海水养殖产量中,海水养殖鱼类的产量仅有8200吨,仅占2%。这一比例向人们昭示着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海水养殖品种极不协调;二是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空间广大;三是海水鱼类养殖的诸多矛盾亟待解决。
  如何面对现实,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增收亮点成为摆在渔业主管部门面前的难题。经验告诉他们,首先,要选择好养殖品种。一般地说,海水鱼类的养殖必须选择经济价值高、利润空间大、市场行情看好的品种;其次,要有苗种供应市场。不仅要有量的保证,还要讲究价格适中;第三,养殖技术易掌控。尽量做到一学就会,技术培训周期不易过长;第四,建场投资不宜过大,最好是一般养殖户都能接受的。这样有利于迅速形成养殖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基于这样的认识,2003年底,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多方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把着眼点放在了引进推广经济价值高、市场空间大的欧洲大菱鲆上。
  大菱鲆是原产于欧洲沿海的一种名贵鱼类,生长快、肌肉丰厚、白嫩、骨刺极少,其裙边含有丰富的胶质,口感滑爽滋润,有近似甲鱼裙边和海参的风味且营养价值高,是理想的保健和美容食品,市场潜力十分广阔。1992年引进我国后,经过十多年的驯化、养成,特别是在大规模苗种培育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大规模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认为,大菱鲆养殖比较适合连云港市情,有望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拉动全市海水鱼类养殖业迅速膨大的品种,成为沿海渔业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于是,他们决定采取三条措施大力发展大菱鲆养殖:一是安排市渔业技术指导站和赣榆县榆城集团合作,进行大菱鲆生产养殖示范;二是通过会议宣讲、办班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养殖户对此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三是立足本地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引技力度,实现多元投入,促其快速发展。
  经过1年多的努力,该市大菱鲆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为调整海水养殖业布局的一大亮点。到2004年底,全市工厂化养殖大菱鲆投资已逾2亿元,养殖面积已发展到20万平方米,在池养殖的大菱鲆保有量达500万尾。预计2010年前,全市大菱鲆养殖面积可发展到40万平方米,综合产值可达6亿元。
  连云港市大菱鲆海水养殖的成功,不仅使该市实现了海水鱼类养殖的新突破,更为该市开启了多元化发展海水养殖业之门。
  连云港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充分利用大菱鲆海水养殖生产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在未来几年里,积极引导沿海地区大力发展牙鲆、河鲀、海参等名优品种的养殖,从而优化布局、提升品位、提高效益,为再创沿海经济辉煌做出新的贡献。 极引导沿海地区大力发展牙鲆、河鲀、海参等名优品种的养殖,从而优化布局、提升品位、提高效益,为再创沿海经济辉煌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