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18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日期:2004-09-02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据环保部门一项最新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海南省18个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海洋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海洋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况,有效地保护了红树林、珊瑚礁、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也保护了白蝶贝、虎斑贝、海龟等珍稀海洋动物及其栖息地。
 
    海南省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其中以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泻湖生态系统最为典型,主要分布于西沙、中沙、南沙海域,岛边海域也有大面积分布,其分布的海岸线约400千米。 全省有红树林面积4300公顷,主要分布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内湾地带,其林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鸟类、哺乳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及底栖动物等众多资源,构成了特有的红树林生态。

    据介绍,前些年由于各种非法炸鱼、烧制石灰和非法偷采运销等毁礁事件时有发生,海南岛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常常遭到破坏。为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海南省大力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目前已建设了18个各类保护区,其中国家级的有4个。目前,保护区内海域水质环境状况优良,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珊瑚生长良好,珊瑚礁覆盖面积有所增加,礁区鱼群数量明显增多。

    据有关部门监测,2003年海南省海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远海和近海海域水质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全部为清洁海域;绝大部分近岸海域的水质优良,仅在部分港湾、江河入海口邻近海域和入海排污口附近海域的水质超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区域超国家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