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推出三种额河特种鱼类种质标准

发布日期:2004-08-25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审定通过了三种额河鱼类的种质标准,这些标准将在人工开发额尔齐斯河冷水系特种鱼类资源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为检测和保护额河鱼类原种资源提供依据。

  从2000年起,上海水产大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进行了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类资源种质、繁育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在完成此项研究的基础之上,他们起草了白斑狗鱼、河鲈和丁(鱼旁加岁,音贵)三种鱼类的种质标准,内容包括三种鱼类的形态学特征、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的特征。

  白斑狗鱼、河鲈和丁(鱼旁加岁,音贵)在我国仅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及附属水库和湖泊当中,是这一流域主要的土著鱼类和渔业捕捞对象。由于水土开发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这些鱼类在额河流域数量锐减,面临衰竭、濒危的危险,保护性开发额河流域特种鱼类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资源救护中心应运而生,通过人工繁殖和饲养将额河冷水鱼输往上海、广东、河南、湖北等全国20多个省市。

  主持项目研究并起草标准的上海水产大学教授李思发说,经过人工繁殖和养殖后,额河原种鱼类的生长性能可能会因饲养环境和人工管理等发生改变,种质标准的出台可为监测原种在保存和利用过程中的种质变化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将它们与相近鱼种的辨别提供方法和依据。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