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苗种培育与高效养殖获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04-08-17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中国科学院日前在这里召开会议宣布,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课题组承担的"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培育与高效养殖技术"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菲律宾蛤仔健康养殖技术的中间育成、越冬、三段法养殖模式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使我国菲律宾哈仔健康养殖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也是贝类养殖大国,贝类养殖的产量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2%。菲律宾蛤仔是我国重要的海产贝类资源,菲律宾哈仔等滩涂贝类的年产量近200万吨,约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0%,产量和价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对象。
          
      过去,菲律宾蛤仔一直依赖自然苗种进行养殖,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强度的增加,苗种短缺问题日显严重,而养殖产业所用的野生型种质、潜在的病害问题严重,加上菲律宾哈仔在北方的养殖一般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养殖周期长、产业风险大,经济效益难以快速攀升。
          
      我国海水养殖的三次浪潮的原动力都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重大科技创新有关。进入新世纪以来,为提高我国海水养殖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海洋研究所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在创新机制引导下,选择了自然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的大连庄河为基地,自2001年初开始,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在成功地进行健康苗种大规模全人工培育的基础上,在种苗的中间育成、越冬、优良养殖新品种培育、新的养殖方法和模式等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各主要关键技术环节相继取得重大突破。
          
      一一突破了苗种培育、中间育成和早期苗种的越冬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北方桎枯贝类生产的历史难题。菲律宾蛤仔中间育成的存活率达90%以上,生长速度较之普通育成技术提高50%以上,并将土池二级中间育成的平均成活率提高到了91.4%。
          一一缩短了养殖周期。以往仔贝从繁育到能够放养的中间育成周期要两年,而现在周期缩短到了一年。
          
      一一在国内首家使用了由以色列引进的自动调光、投饵和控温的工程塑料大棚进行菲律宾蛤仔的育苗、中间育成和早期苗种的越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一创立了三段法养殖模式,使贝类养殖规模提高一倍。专家们认为,菲律宾蛤仔健康养殖技术在解决了健康苗种规模培育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在苗种的越冬、中间育成、新品种培育和新的养殖模式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突破了菲律宾蛤仔苗种培育的瓶颈一一中间育成,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一菲律宾蛤仔养殖新品种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展了家系培育、选择和杂交育种等研究,首创了"壳色一一数量性状选择"协同选择的育种模式,培育出壳型壳色具有明显特色,生长、成活等数量性状具有明显优势的菲律宾蛤仔新品种一一"斑马蛤"、"海洋红蛤"等,纯度几近100%,在养殖生产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斑马蛤"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菲律宾蛤仔新品种。
          
      一一在菲律宾蛤仔基因组DNA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研究中,首次获得ITS一L和5.8S的完整序列,开发了ITS一1序列扩增的双侧引物,为菲律宾蛤仔等滩涂贝类的分子遗传及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3年8月至年底,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辽宁省科技厅分别主持对菲律宾蛤仔无公害苗种大规模培育、中间育成和养成技术3次进行现场验收和成果鉴定,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培育与高效养殖技术采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2003年全年累计培育出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129余亿粒,产值2500万元;海区的菲律宾蛤仔的平均产量达2151.18公斤,生产商品菲律宾蛤仔10813.5吨,产值9600万元。
          
      专家们认为,菲律宾蛤仔的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滩涂贝类清洁养殖示范基地菲律宾哈仔的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成功,为我国北方海区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高效可行的技术保障,也对其他滩涂贝类的养殖具有重要的价值。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