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04年水产品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日期:2005-01-19 浏览次数: 分类:标准

2004年,随着粮食价格的急剧走高,水产品价格也一路攀升,价格指数从2月份的4.3%,一路高开,直到7月份的17.3%,达到今年的最高点。指数陡增13点。之后,长势减弱。到10月份,下滑4点,降到13.2%。自8月份后,

随着粮价的小幅度下滑,水产品价格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有可能加速走低。1月-10月,水产品平均价格指数13%,成为自1996年之后的最高水平。自此,大众化水产品的养殖,也结束了长期以来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这是今
年水产品市场最显著的特点。

  水产品价格与肉类等其它农产品价格的涨价不同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成本推动型,更重要点在于,它是需求推动因素大于成本推动的因素。也就是说,长期以来,水产品价格内部结构的不合理性,引起鲤鱼、草鱼、鲫鱼等大众化鱼品的价格过低,虾类、蟹类等其它高档水产品价格过高,致使大众化鱼品出现短缺,而较高档次的商品生产过剩,结构性的调整是水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水产品价格的上涨或叫调整,早已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粮价的上涨,引发水产品价格的上涨提前到来。 去年四季度,随着粮价的上升,低档水产品的价格大幅度提高,增幅在30%-50%左右,从今年1月份开始,低档水产品的价格增势一直不减,在六、七月份形成最高峰值。草鱼市场批发价格接近10元/1000克,大城市市场零售价格已超过20元/1000克。2004年12月10日,广东佛山石湾鱼栏草鱼最高价格为8.8元/1000克,比年初1月16日的6.8元/500克高29.4%。2004年11月9日,江苏扬州水产批发市场草鱼价格8.5元/1000克。比1月6日的6.4元高32.8%。从8月份之后,草鱼价格下滑至此价位。在市场利益的重新分配之下,草鱼、鲤鱼、鳙鱼、鲫鱼、鲂鱼等,低档鱼的价格接近于稳定。从今年的市场情况看,随着淡水鱼捕捞旺季的结束,低档淡水鱼中的鳙鱼与草鱼,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有可能继续高走。原因在于,此两条鱼在市场中有特殊的用场。鳙鱼的鱼头已经成为粤菜、上海菜、川菜、淮扬菜、湘菜、鄂菜、东北菜等几乎所有菜系的重要菜式。突出菜式就是:湘菜中的“剁椒鱼头”。

  由于生态养殖已经成为2004年消费心理中的重要观念,因此,江苏天目湖的“沙锅煨鱼头”、浙江千岛湖的“鱼头王”把鱼头菜式推向顶峰,名震中外。标价高过名贵的海参、鲍鱼。形成品牌菜式。天目湖、千岛湖湖水清澈,山青水秀。水的名气大过鱼。想要发展品牌,不能在鱼上做文章。在原产地标识刚刚兴起,市场并不规范的情况下,淡水鱼品牌的推出,必须从菜式上开始。从深度加工上入手,推出地域性的菜式的品牌。由此,把有机的、天然的、生态的,优秀的鱼,通过餐饮市场,而不是零售市场,更不是农贸市场,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运输的方法,不能是汽运,不能是铁路运,必须是空运。以保证品牌的质量。非常低档的商品,把它做成高档,只能采取,不同寻常的方法。人为提高商品的成本,还在于,尽可能高的抬高市场竞争的门褴。2003-2004,在两年的时间里,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在品牌上费劲周折,仍然是李魁斗不过李鬼。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大闸蟹的例子,说明一点。就是如果品牌保护的投入太少,门褴太低,那么,所有的投入都不是给自己投入,而是给整个行业投入。给大闸蟹带戒指、激光防伪,是任何一个小贩都能够做到的。

  草鱼得势于川菜中的江湖菜式:“水煮鱼”。由于水煮鱼价格低廉,而又足够刺激,成为大众菜谱中的最爱。由此,抬高了草鱼的价位与市场中的地位。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在此行情中,有眼光的商户,应该顺应市场的需求,<恢复已经在淡水鱼中消失的冷冻草鱼、冷冻鳙鱼头的加工与生产。以填补市场淡旺季的空白。恢复过去的冷冻加工方式,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跨越式的恢复。采取金枪鱼的冷冻方式:超低温。-60℃。深度冷藏,需要专项高精尖技术与设备。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口味与质量。只有如此,才能抬高门褴,最大程度的减少竞争对手。仅仅靠鲜活鱼的销售方式,我们现今得到的市场,还会很快失去。

  鳜鱼在高档鱼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达到鳜鱼所达到的高峰。比如,曾经很火的鲟鱼、虹鳟鱼、斑点叉尾洄、淡水石斑等等。<不仅仅它是中国的产品,不是引进产品。而全部在于它的质量。它的独有的口感,它的奇特的肉质。它以优异的品质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靠南北菜式,而仅仅靠自身的高贵品质,始终占据淡水鱼中的头把交椅。在今年整个市场的价格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鳜鱼价格反而呈现下跌趋势,从年初开始既低开低走,在9月份短期震荡之后,又迅速趋向于平静。价位接近于年初水平。2004年12月3日,广州黄沙水产市场鳜鱼价格32元/1000克,比年初1月16日的35元/1000克低8.6%。与2003年的10月26日报价持平。上海铜川水产市场12月10日鳜鱼价格36元/1000克,年底与上半年4月13日的价格持平。在2004年水产市场价格的大幅度调整中,鳜鱼的价格是高档鱼中最稳定的。鳜鱼已经成为全国所有水产市场中的必备商品,成为所有大型超市活鱼的必备商品。鳜鱼的市场定位是:大众化的高档鱼品。

  虽然鳜鱼市场的位置这么好,但是鳜鱼的优势产业区并没有形成。因为,曾经是鳜鱼的主产区的广东,它的优势产业带过多,已经顾不上这样的鱼。它的优势产业集中在出口型的商品上。比如:南美白虾、罗非鱼、甲鱼、鳗鱼等。除去鲮鱼以外,好象其他的传统淡水鱼,都在向内地转移,或者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好象也不太关注鳜鱼,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龙虾、河蟹身上,一心不好二用。北方地区热中于虹鳟鱼、鲑鱼、金鳟等冷水鱼,还有表现另人寒心的鲟鱼。还有充满神话气氛,养殖热还在升温,也不清楚商品最终消费到那里去了的海参。还有投资不斐的大菱鲆。那么,谁去养殖大众化了的鱼呢?本来,经济界就有“中部塌陷”之说。按理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这四个省应该把南部地区转移的产品,接过来,但是没有。并不是没人养,而是,至今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带。没有人把我们祖宗传下来的鱼,当成优势产品,那么,哪来的带?鳜鱼的优势产品是市场给予的定位。还好,没有炒做。没有泡末。没有库存。养多少,都被吃掉。其实,鳜鱼是中国淡水鱼中,最有发展前途的鱼,鳜鱼刺少肉多,味道鲜美。是罐头商品的最好的原料。这种罐头,不是现在的充满烹调味的罐头,而是原汁原味的罐头,是,至今还没有出现的午餐鱼肉罐头。类似于金枪鱼那样的罐头。只有这样的罐头才是正餐类的罐头,也只有这样的罐头,才能够走入家家户户,象金枪鱼在欧美一样,成为居民的日常食品。只有到那时,鳜鱼的潜质才能够被充分的挖掘出来。

  2003年,世界主要金枪鱼消费国欧盟、日本、美国总计进口金枪鱼罐头108.5万吨。其中,美国16.75万吨,欧盟33.8万吨,日本3.7万吨。而我国,水产类罐头食品年生产量不足4万吨。而仅一个鲮鱼罐头就占到一半以上。用淡水鱼中的高档鱼—鳜鱼做罐头,好象天方夜谈。我国鱼罐头生产量低,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生产的罐头,不是用来当饭吃的,而是一种风味食品,佐餐食品。如果能够开发出鳜鱼肉午餐罐头食品,它的味道要胜过金枪鱼,它的营养价值也并不亚于金枪鱼,因此,它的市场面,也能够达到金枪鱼目前的水平。它的目标,中国市场,还有世界。鳜鱼罐头开发出来之后,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条鱼,而是,将改变我国整个淡水鱼养殖的生产状况与生产布局。只有当加工与养殖的比例达到1︰1的时候,现今严重干扰我国淡水鱼生产的标新立异的风气,才会消失。广大渔农才会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养殖目标。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够牢固的树立起来。

  2004年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越南、泰国、印尼、厄瓜多尔、巴西等6个国家进行反倾销调查。7月6日,美裁定,我国虾类产品倾销行为成立。此决定,对我国虾类产品的出口与生产造成严重打击1月-10月,我国出口美国虾类产品1.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4%。今年1月-5月。虾类出口大省广东,出口到美国的虾类产品6477吨,增幅达47.1%,而6月份下降到314.6吨,同比跌幅达91.6%。2003年,我国出口美国虾类产品的出口额达到3.8亿美元,占到我国虾类出口总额的50%。虾类产品出口受阻,绝大多数只能内销。在2004年水产品与多数农产品价格大幅度走高的情况下,虾类产品,包括白虾、基围虾、罗氏沼虾、斑节对虾、明虾等,所有虾类的价格,逆市而行,大幅度下降。白虾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幅度,高达50%以上。广东湛江、汕头地区是广东白虾主产区。虾类产品的出塘价格,从以往的10-12元/500克,降低到5-6元/500克。降幅在一倍以上。在全国渔农普遍增收的情况下,虾农却损失惨重。这一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按照常理说,多年形成的优势产业带,不应该在一夜之间跨掉。即便我国进入WTO已经三年,水产品的大进大出已经形成,但是,虾类产品,还不是出口导向型的产品,虾类产品中的80%为国内销售。美国的反倾销仅仅是一个导火索。那么,南美白虾的帐,应该算在谁的头上?表面上的主要问题还是产品严重的供大于求。农产品的优势产业带是我们我们应该采取的一种发展模式。但是,一旦优势产业发生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为了劣势产业。

  从深层次上分析,南美白虾产品本身不行与其他虾类比,南美白虾的生产周期过短,致使虾肉发柴,虾皮过薄,虾肉无味,虾体过小。南美白虾的质量不如其他虾类,是南美白虾生产过剩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优势产业的规划或确立,必须选定优势产品。如果产品本身并不具备优势,或者仅仅是虚拟的优势,表面的优势,那么,即使它形成了产业,早晚也要跨掉。

  其次,任何农产品的优势产业的形成,必须有强大的,符合市场要求的加工业的支撑。加工业的形成,也必须是以市场为导向,而绝不是以我们现有的设备、现有的技术,或以概念为导向。单一的强调优势产业,而不去重视市场的需求,一味依靠鲜活形式的初级产品打市场,这个产业早晚要跨掉。

  不仅仅是南美白虾。海参市场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海参市场具备加工业的支撑。但是,它的发展方向是保健品,而不是食品。那么,保健品能够创造出多大的市场,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一个不知商品最终去向的虚拟的市场环境中,仍然有,大把的人去投入,那么,该类市场不是在创造着提前崩盘吗?

  再次,任何一个农产品的优势产业的形成,必须有本土文化的内涵,或文化的介入,文化的融合,文化的渊源。顾名思义,南美白虾产自南美。并不是任何一个产品都能够融入本土的。南美白虾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南美白虾形不成中国化的菜式。斑节对虾也是引进的,但斑节对虾做成的“油焖大虾”,与中国对虾味道、形状区别不大。基围虾也是引进品种,但是,一个“手剥虾”,让它走遍全国。不仅仅是基围虾的味道高出一头,更重要的是,它迎合了时尚、新潮、快速、便捷的消费趋向。它本身就具备了非常现代化的元素。南美白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是南美白虾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004年,水产品市场表现最突出的是河蟹产品。我国河蟹产量2000年为23.2万吨,2003年达到40万吨,年递增率24.6%。预计,2004年产量将达到47万吨水平。由于河蟹产品已经形成品牌市场,今后几年之内,将是品牌扩张与整合的阶段。2004年,河蟹市场出现两种品牌发展的倾向。一是以江苏阳澄湖、辽宁盘锦为代表的地域性的品牌的发展,一是以上海崇明宝岛蟹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性品牌发展的思路。两种品牌各有优势。地域性品牌动作大,因为有政府在支撑。所以,地域的、区域的名气也大。企业性品牌受条件限制,它的发展主要是实力的发展。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凭借良种的资源,在江西、江苏、湖南、河南、新疆、青海等地承包湖面11.2万亩,产值近3000万。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品牌产品的发展看,两种思路都值得借鉴。

  2005年,河蟹产品的市场发展,已经接近饱和。河蟹的价格已经从过去的百十元一斤,降到2004年的二十几元一斤。就是很好的说明。四两以上的公蟹,及三两以上的母蟹,也只有50元一斤。在此价位上,蟹农、蟹商都有利可赚,消费者也能够接受。如果市场的价格继续下跌,河蟹产业就要出现问题。河蟹的发展主要瓶颈在于,它是自产自销的产品,出口量在5%以下。且,几乎全部是活销。那么,河蟹市场要解决销售的瓶颈问题,就必须在销售方式上进行大的改变。变活销为熟销。加工成熟食品后。冷冻后销售。河蟹产品的最终出路,仍然是走工业化的路子,通过加工,提升商品的档次,发展出口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产品不能均衡上市的问题。(吴湘生 北京市场部)

、江苏、湖南、河南、新疆、青海等地承包湖面11.2万亩,产值近3000万。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品牌产品的发展看,两种思路都值得借鉴。 <P>  2005年,河蟹产品的市场发展,已经接近饱和。河蟹的价格已经从过去的百十元一斤,降到2004年的二十几元一斤。就是很好的说明。四两以上的公蟹,及三两以上的母蟹,也只有50元一斤。在此价位上,蟹农、蟹商都有利可赚,消费者也能够接受。如果市场的价格继续下跌,河蟹产业就要出现问题。河蟹的发展主要瓶颈在于,它是自产自销的产品,出口量在5%以下。且,几乎全部是活销。那么,河蟹市场要解决销售的瓶颈问题,就必须在销售方式上进行大的改变。变活销为熟销。加工成熟食品后。冷冻后销售。河蟹产品的最终出路,仍然是走工业化的路子,通过加工,提升商品的档次,发展出口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产品不能均衡上市的问题。(吴湘生 北京市场部)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