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养殖虾的产量大幅下降

发布日期:2023-04-29 浏览次数: 分类:国际行情

销售额超过 5 亿美元的印度尼西亚公司 Central Proteina Prima (CPP) 表示,如果印度尼西亚的养虾场不实施生物安全措施,他们应该担心会出现疾病。 

 2009-2013 年间,该公司的主要养殖池塘爆发了严重的白斑病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AHPND),也称为早期死亡综合症 (EMS)。2011 年,由于 AHPND/EMS,该公司停止了在印度尼西亚中部楠榜的生产,并降低了其他地区农场的放养密度。 

CPP 食品出口部负责人 Donny Ng表示:“该公司现在每年仅生产 12,000 公吨虾,而 2008 年为 80,000 吨。在 2008 年、2009 年,我们是最大的生产商之一。但是你越大,你就越难跌倒,我们跌得很远。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爪哇岛、印度尼西亚东部、勿里洞和邦加——已经通过开辟新的池塘区来增加产量。然而疾病是一种永远存在的威胁,可能以类似的方式破坏生产。这总是有风险的,我听说其他人的产能因为疾病问题,虾的产量不会超过 50%。”

为了解决疾病问题,CPP 鼓励农民改进养殖场的“标准操作程序”,并通过其虾饲料销售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与 2008 年的每平方米 70 只相比,这里的虾存量还不到每平方米 20 只。最终目标是将密度提高到之前的高水平。然而如果不引发更多的疾病爆发,这将是困难的。很多农民在增加密度之前需要看到结果,因为当疾病来临时,产量会急剧下降,虾农们不高兴,他们就离开了。” 

同时来自厄瓜多尔等其他生产国的竞争也很激烈,厄瓜多尔正在提高产量,印度、越南也是如此。现在大家都在尝试做增值,但这需要投资。至少对印度尼西亚来说,一个好处是劳动力成本仍然很低。

来源:渔易拍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