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深海远海建设蓝色粮仓任重道远

发布日期:2023-10-20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水产品是重要农产品,为我国居民提供了30%的优质动物蛋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对海水产品的需求刚性增加,但目前近海养殖容量趋于饱和、新增空间非常有限。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保障水产品稳定有效供给的空间潜力在深远海。

  为深入探讨深远海养殖发展过程中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促进产学研合作,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水产学会鱼类工业化养殖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近日在山东烟台举行,旨在促进深远海养殖产学研用结合及行业高质量发展。专家表示,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对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养殖新空间在深海远海

  “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介绍,我国水产品80%的产量来自水产养殖,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5394万吨。“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起步很晚,1984年全国海水鱼养殖产量只有0.94万吨,2021年达到180多万吨,增长了180多倍。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报告,2030年中国鱼类养殖产量将达3400万吨,发展鱼类养殖是国家重大需求,由于淡水鱼类养殖面积受限,海水鱼类养殖潜力巨大。”

  “中国的海洋捕捞产量仅占全球的15%(人口占18%),但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的6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表示,我国发展水产养殖是节约饲料粮、保障人民食物供给的战略需求。

  麦康森认为,发展水产养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家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的18%,占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的37%,超过所有运输工具排放的总和;发展水产养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需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我国未来的水产养殖新空间在离岸深远海,我国内陆和近海的水、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发展水产养殖的增量空间,而且由于环保要求需要压缩,未来水产养殖的新空间必然在深远海。”麦康森指出,发展深蓝渔业是“21世纪蓝色蛋白质计划”的基石。

探索规模化高效水产养殖方式

  深远海养殖主要指以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等大型渔业装备为主体,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技术为支撑,在深远海进行规模化高效水产养殖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并推广应用重力式网箱,目前已成为深远海养殖最主要、最成熟的养殖模式之一。“十三五”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陆续涌现出一批先进适用的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目前全国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养殖工船4艘,2022年全国深远海养殖水体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比“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3倍和2.4倍,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两成以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介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2023年6月12日,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6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海南召开了全国深远海养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深远海养殖,同时大力支持其发展。”关长涛说。

  麦康森表示,我国针对深远海养殖,十多年来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与尝试。第一种是巨型网箱(山东深蓝1号、广东德海1号),第二种是巨型围栏(蓝钻1号、耕海1号),第三种是复合养殖平台(广东澎湖号、福建闽投1号、福鲍1号),第四种是养殖工船(青岛国信1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徐皓介绍,我国全部符合深远海养殖条件的水域达500平方公里,5%面积的产量为24.7万吨,若克服距离、水流的限制,5%面积产量能达到2623万吨。我国是世界沿海国家海水养殖开发强度最大的国家,产业迅速发展,沿岸水域开发强度不断增大,近岸空间非常有限,面向更深更远水域的深远海养殖成为增长热点。

种质技术阻碍行业尚未真正走向深远

  “目前我国离岸深远海养殖仍面临着未真正走向深远海、养殖人员生活保障系统尚未建立、海上冷链物流由深远海至陆地到餐桌的无缝连接系统尚未建立、深远海养殖完整产业链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麦康森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中长期产业布局;加大研发投入,鼓励融资创新,构建多元化的产业化新模式;加强政策引导,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促进深远海养殖的发展。

  对于海水鱼类育种方面,陈松林分析,技术与良种培育的短板仍然存在。首先是新品种数量不足,60多种海水鱼类养殖种类只有8种有新品种。其次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发掘不够,优异种质资源缺乏,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大多数海水鱼类尚未取得突破。最后是突破性新品种少,大多数新品种采用杂交和群体选育等传统技术选育而来,以速生为选育目标,性状单一,而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优良性状的突破性新品种很少。他表示,内陆、近海养殖逐渐受限,发展深远海养殖是大势所趋,但适合深远海养殖的优良品种缺乏,影响深远海养殖业发展。

  陈松林建议,加强海水鱼类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保存,挖掘优异种质(基因)资源。加强东星斑、金鲳和高体鰤等重要海水鱼类苗种人工繁育和工厂化育种技术的攻关,力争实现育种的批量化生产。加强海水鱼类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力度,优化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突破高效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研发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探索智能育种技术。加快突破性新品种研发进程、采用基因组选择或编辑技术创制抗病高产优质鱼类突破性新品种,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强适合深远海养殖的海水鱼类良种选育,推动深远海养殖的高质量发展,大幅提高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力争到2030年,将海水鱼类养殖产量从现在的180多万吨提高到500万吨以上。”陈松林说道。

  关长涛表示,深远海养殖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拓展海洋食物生产空间,向海洋要食物,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大食物观的提出,也为发展海水鱼养殖、深远海养殖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大食物观倡导人们吃得更好、更健康,海水鱼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白肉”代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消费增长将拉动产业发展。“我国14亿人口,每人每年多吃1斤鱼,就是70万吨,如果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的标准,那就需要2000万—3000万吨,而目前我国海水鱼养殖总产量为184.38万吨,深远海养殖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食品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