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obank:中国正在从海产品贸易顺差向净进口国转变

发布日期:2024-09-24 浏览次数: 分类:国际行情

 

来自SeafoodMedia消息,尽管近期中国虾类进口有所下降,但预计中国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推动全球虾类产品消费增长,为国际出口商创造大量机会。

 

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三个月里,中国的虾类产品进口量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这表明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上,中国的购买行为正在转向更加谨慎。

 

全球虾理事会(Global shrimp Council)在荷兰乌得勒支举行了会议,期间,全球虾论坛基金会首席执行官Willem van der Pijl表示,2023年,中国进口了创纪录的100万吨虾。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新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海鲜消费增量的40%,相当于550万吨的新增消费量。

 

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成为290亿美元的海产品进口市场,超过目前250亿美元的美国市场。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数据,中国人均海产品消费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41公斤增加到2030年的46公斤。

 

荷兰合作银行的报告强调,中国从主要海产品生产国转变为全球主要买家和价格制定者,将对国际海产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有关海产品供应的决定将影响全球贸易动态,特别会影响鲑鱼、龙虾和虾等主要海产品的供应和价格。

 

到2030年,中国的海鲜进口预计将增长到290亿美元,因为需要平衡国内消费和国际供应,中国正在从海产品贸易顺差向净进口国转变。

 

这一扩张为海产品出口商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特别是东南亚、印度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商,这些国家有能力提供高价值的海产品。智利和挪威等主要三文鱼生产国已经在加大对中国的出口。

 

随着海鲜电子商务销售的激增,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寻求更高质量的进口选择,这一趋势预计将进一步提振对国际海鲜供应商的需求。

 

 

来源:渔博会CFSE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