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进口中国水产品增长7%,鲜活品类领跑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 分类:国际行情

据国际水产贸易机构Union Forsea Corp.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3月,韩国自中国进口水产品总量达20,967吨,同比增长7%,展现出中韩水产品贸易的持续活力与中国供应链的稳定实力。今年一季度累计进口量达到61,425吨,虽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中国仍稳居韩国第一大水产品进口来源国,占其进口总量的26%。

 

贝类鲜活,冷冻产品承压:结构性变化日趋明显

 

数据显示,韩国市场对中国水产品的品类需求呈现明显分化。作为过去长期主力品类的冷冻鮟鱇鱼,3月进口量为12,949吨,同比下滑8%,或反映出韩国需求调整。

 

与此同时,鲜活贝类表现强劲,特别是在餐饮市场复苏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活蛤进口量达5,999吨,同比增长4%,硬壳蛤则增长9%至3,925吨,显示出韩方市场对“高鲜度、高体验”型产品的偏好日益增强。

 

但并非所有产品都乘风而上。冷冻鱿鱼进口量出现断崖式下降,同比减少19%至3,769吨。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与东南亚国家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替代货源相关。

 

价格博弈加剧,出口结构亟待优化

 

尽管3月中国水产对韩出口量上涨,但从金额来看,增速略显乏力。3月出口额为7,237万美元,同比增长5%,但2025年第一季度总出口额为2.1049亿美元,同比微降1%。与此同时,平均进口单价从去年同期的3.46美元/公斤微降至3.43美元/公斤。

 

这反映出中国水产在保持份额的同时,正在面临“量增价压”的挑战。Union Forsea分析指出:“中国出口企业通过灵活调整品类结构稳定市场地位,但未来需警惕来自新兴国家在中低端市场的价格冲击。”

 

展望Q2旺季:中国水产出口的“结构战”与“价值战”

 

随着韩国第二季度消费旺季临近,市场需求重心正逐步向鲜活、便利与高附加值产品倾斜。预计韩方进口商将扩大对活贝类、即食水产及深加工品的采购力度。

 

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价格竞争中守住传统冷冻品类的市场阵地,同时加强对高端市场的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力的关键方向。

 

在全球水产贸易格局不断演变之际,中国水产在韩国市场的表现体现出强劲的供应韧性与灵活的市场应对能力。但面对消费升级与区域竞争双重压力,品类升级、附加值提升与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成为赢得未来的关键。

 

 

 

来源:冻品攻略微信号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