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2016年年度交易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7-02-03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今年渔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捕捞量和投售量小幅增加,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水产品年平均交易价格走势平稳略涨。市场全年累计实现各类水产品交易量70万吨,完成交易额1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10%。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市场交易继续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整体交易价格走势平稳略涨

今年市场继续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吸引大量的渔船前来市场进行投售交易,确保了市场全年水产品交易量和交易额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同时,随着转型升级的顺利开展,市场立足水产品交易主业,充分利用东海渔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挥市场“龙头”地位和“集散”功能,巩固“渔场+批发市场+基地”的产业联动,广泛吸纳沿海生产渔船投售。并通过多渠道引入进口水产品和冰冻水产品,不断丰富市场交易品种,进一步扩大水产品多样化,从而满足多方面的消费需求。

水产品价格方面:由于本市场为产地市场,渔船投售交易和市场交易量受天气和渔船捕捞情况影响较大。因此市场水产品交易价格发生变化主要是在有大量渔船投售时,交易价格则有所下降,在休渔期及平时交易货物较少时,价格则有所上升。而今年渔船总体捕捞情况良好,市场供货充足,所以今年水产品年平均价格总体没有大幅度的波动,大部分水产品年平均价格还是较为平稳。其中:鲳鱼(150≤鲜条重<250)年平均价为80.2/公斤,同比下降3.7%;带鱼(200≤鲜条重<350)年平均价为38.4/公斤,同比上涨9.8%;黄鱼(50≤鲜条重<100)年平均价为22.5/公斤,同比下降3.1%;舌鳎鱼(150以上/)年平均价为37.2/公斤,同比上涨3.9%;海鳗(500≤鲜条重<1000)年平均价为22.8/公斤,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中华管鞭虾(红虾)统货年平均价为23.6/公斤,同比上涨8%

回顾全年市场所监测到的水产品价格出现明显波动的时段,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段:1.年初由于受冷空气频繁突袭影响,致使到港交易的渔船和产量明显减少。市场交易也受到了寒潮、低温的影响,场内交易的水产品重心从原先的冰鲜水产品向冰冻水产品转移,造成冰鲜水产品的价格在年初呈现了明显上涨趋势。2.67月份进入休渔期,由于渔船处于休渔,市场内水产品投售量、交易量大幅减少,而市场上对水产品的需求仍然很大,供求差距较大也就造成水产品价格在此期间处于阶段性高位运行。3.今年秋季时节台风较多,不过好在都只是外围影响,除了造成今年渔船原定开捕日延期开捕和水产品价格短时间内上涨外,并未对渔业生产捕捞造成严重破坏影响。

总体来看,全年以大众消费为主的水产品上市量充足,品种种类丰富,季节性差异缩小,各类主要交易水产品基本实现了均衡上市,满足了不同消费阶层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渔业资源保护初显成效,部分捕捞类水产品价格呈两极分化走势,渔业可持续化发展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今年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市场紧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休渔期海上打、港口查、市场禁的伏休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休渔期市场内非法渔获物购销、加工行为。因此今年小黄鱼、梭子蟹、鲳鱼、带鱼等这几类市场主要交易水产品在休渔期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形成了在休渔期解禁后小规格黄鱼、鲳鱼以及梭子蟹新蟹的产量旺发,对此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今年开展的一打三整治行动对东海渔业资源保护初显成效,东海渔场也开始有了逐步修复的迹象。但是对于大规格的黄鱼、鲳鱼、带鱼等这些水产品来说,由于仍然处于资源匮乏、产量少的处境,价格依旧是居高不下,这也就造成了今年这几类捕捞水产品价格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虽然今年的渔业资源保护初显成效,但是渔业生产捕捞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渔场缩小、渔业资源衰退、“船多鱼少”的根本矛盾没有彻底缓解;另一方面,大马力的拖网与高密度的捕捞,也会导致下一年亲鱼数量大幅减少。因此继续落实和完善好相关政策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生态修复是当前迈入现代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

三、17年水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未来在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食品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下,水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短期内受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影响,水产品消费增速或将有所放缓。同时,结合16年大环境趋势以及考虑生产成本推动和资源制约等因素影响,预计17年大宗水产品和捕捞水产品价格仍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

来源:舟山国际水产城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