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平院士舟山海洋渔业调研记实

发布日期:2017-02-03 浏览次数: 分类:动态

201719-10日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东南沿海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部分成员,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陈剑平率领下,调研了浙江海洋大学等6个单位,现记实如下,供会员单位学习参考。

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19日下午2时,调研组一行抵达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丁国芳所长陪同下参观研究所水产品质量监测室、遙感室、加工研究室和所史展览,并听取丁所长简要的工作汇报与西轩岛实验基地的介绍。]

二、浙江海洋大学

19日下午3:30于海洋大学会议室举行“修复振兴舟山渔场战略研讨会”,浙江海洋大学各学院负责人、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刘舜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丁国芳等相关人员共22人参与会议。

浙江海洋大学校长吴常文首先介绍了浙江海洋大学的概况。学校创建于1958年,2016年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大从水产起步,逐渐发展为以海洋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建有10个学院,其中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等3个学院与水产品关系紧密。201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整体排名500位,2016年已升至300位左右,在全国6家海洋类高校中排名第32013年,海洋科学专业排名全国第5,水产专业排名第8,海洋工程专业排名第12。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2600亩,教职工1281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正教授141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6133人。

陈剑平院士表达了来意:东南沿海区域涵盖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全国最缺粮的省份,同时又是全国海洋食物主产区,因此更需要从大食物观的高度出发,研究水产行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本次东南沿海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在于海洋、森林食物资源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为此专门设立了海洋渔业调研组。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舟山水产业发展的经验、思路以及面临的困难,特别是在政策方面需要哪些支持和投入,撰写调研总结,给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报告。报经领导批示后,通过相关部门研究,形成方案和政策,自上而下地推动产业发展。作为中国工程院的重大项目,本次的方案要突出重大科技项目,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讲真话,二是适当超前,三是要有参考价值。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刘舜斌作了关于“舟山渔场国家渔业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题汇报。从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和解决渔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角度阐述了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意义;从舟山渔场的独特地位和区位优势论证了建设示范区的可行性;并着重提出了三区二园二岛一基地的“3221工程”,三区指中国渔业管理改革先行区、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恢复实验区、生态渔业和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二园指渔业信息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产业园、渔业装备及冷链和玻璃钢渔船产业园,二岛指国家渔业综合科学实验岛和国际渔业自由贸易岛,一基地指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关于渔业管理改革,刘副局长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管理权下放、利用权属地化、渔业资源产权制度建设、三权分离制度、配额生产制度、渔民自治组织制度等。详细内容参见附件。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丁国芳针对舟山渔场修复振兴和舟山渔业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水产品加工和冷链工程建设非常必要,并以台湾为例进行了说明:台湾的冷链和大数据建设非常完善,数据统计精确到每一条鱼,每筐渔获物中的每一品种都按精确数量在数据平台上公开拍卖,交易数据非常详实可靠。浙江渔业要实现水产品保鲜加工居于世界前沿的目标,除了保证供给侧诸多环节的先进性以外,还要从消费侧的数据收集分析着手,反向推动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二是在养殖方面要加大增养殖的力度和投入。舟山四大海产中大黄鱼和乌贼在2000年前后已经近乎绝迹,通过几年的增殖放流,16年从市场渔获物方面来看,这两种资源的恢复情况已有明显好转。三是要加强远洋渔业产业链的建设。舟山近几年加强了远洋渔业的发展,远洋捕捞的金枪鱼、秋刀鱼、鱿鱼等产品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匮乏给予了一定的补充,磷虾产业的前景也值得期待。但目前远洋渔业的加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强化。

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处处长桂福坤发言表示,1985-201530年间,全国粮食增产300%,而同期水产品增产了4000%,年均增长5%以上,对食物供给的补充作用非常重要。其中养殖产业占据比重日趋提高,但是我国水产养殖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我国人均水产养殖产量约8.7/年,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量约29.7/年,主要原因在于渔业生产模式的落后,我国仍以传统农业模式进行管理,而国外的水产养殖已进入现代工业自动化模式,年产3000吨的养殖场仅需2-3人管理。对于舟山渔业的修复振兴,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转移压力,发展养殖。近年来由于沿岸、近海空间有限,政府提出向深远海养殖业发展的导向,桂处长认为深远海养殖虽是导向,但目前从成本和技术角度而言并不适合,应以近海岛礁为基点,大力发展岛礁养殖。二是在养殖空间方面向深海空间发展。目前的海水养殖深度主要以20米水深为主空间有限,若发展到40米水深,则仅舟山周边的可开发水域就将增加1530万公顷,发展空间非常可观,同时深海的水质更好,产品的品质也将得以提高。三是在养殖模式方面发展生态养殖、工业化养殖。大力推动机械化超大型网箱的普及,结合旅游业和服务业,积极推动工业反哺农业。

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院长邓尚贵提议在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的过程中要提高对于创新工程中心建设的重视。他指出目前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水产加工原料结构发生了变化,远洋产品和养殖产品的比重逐步提高;二是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三是资源利用率低,大量副产物浪费并造成污染。邓院长建议成立保鲜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专门研究水产品综合加工、陆基高效利用、资源利用、机器换人等课题。他指出目前欧美养殖业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但是设备费用非常高,同时生产环境、原料结构都与国内有所不同,未必适合国内使用,目前海洋大学正在与上海渔业机械所合作研发国产自动化设备。邓院长同时提议对传统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优化,加强冷链物流和可追溯体系建设,通过绿色化、品牌化的理念帮助舟山传统名优水产品再创辉煌。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秀梅发言表示,近年来政府对于资源的开发、保护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使她对于舟山渔场修复振兴,恢复成与英国北海、秘鲁、北海道和纽芬兰世界四大渔场比肩的优质渔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四大发展理念,重点在于提质增效、减量增收,到2020年全国捕捞总量要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以保证渔场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恢复,以损失可控的短期利益为代价,保障海洋渔业的长远发展。在这过程中,要通过促进岛礁生态渔业的发展,来弥补渔民短期利益的损失。随着捕捞产量的降低和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长,在国内外贸易中对养殖产品的产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之前的对外交流中,日韩等国同行表示可以进口中国养殖产品,但要符合订单式生产的要求,对整个养殖产业的设备、流程、工艺和管理方面需要全面提高。通过市场的反向推动,水产品的质量意识和理念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将给予行业极大的发展空间。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俞存根发表了三方面看法:一是舟山渔场修复振兴非常重要,原因有5点。1、舟山是国内最大的渔场;2、舟山渔场是个典型的生态系统;3、舟山渔场饵料特别丰富,因此鱼肉也特别鲜美;4、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产品品质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5、以前渔业是从沿岸、近海向远洋自然发展,下一步应回过头来重新规划发展路线。二是舟山渔场修复振兴非常可行,原因也是5点。1、恢复环境的共识已经形成;2、国家很重视,浙江出重拳;3、恢复基础很好,舟山渔场水质非常适合渔业发展;4、有借鉴模式,日本濑户内海的修复给了舟山信心;5、有经费支持。三是提出了4点具体举措建议。1、建设海洋牧场;2、加大增殖放流力度;3、探索围网养殖模式;4、建设绿色安全水产品加工体系。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崔旺来介绍了20167月进行的产业调研成果,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生产现状,包括捕捞作业方式(15种以上)、渔具数量、出海时间、渔获物种类(15种以上)等。二是关于禁渔方式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渔获物的销售情况,对定点销售体系建设和配额捕捞配套试点工程等进行了研究,获得渔民普遍认同。四是渔民合作组织的建设现状调研,发现目前的合作组织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职能功能普遍弱化。五是渔民转业问题调研,目前渔民转业的出路主要是养殖和休闲渔业两种,由于文化程度问题,转养殖业难度较大,失败率较高,而休闲渔业的制度建设尚有待跟上,存在较大隐患。六是渔业人口问题,舟山本地渔业人口日益减少,目前嵊山70%以上的渔业人口是外来人口。七是渔业权制度建设方面,包括6个方面,1、渔船马力控制,2、渔民生活保障,3、海上养殖区的流转,4、海区属地管理,5、渔民的环保意识,6、渔民精神文明建设。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徐汉祥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修复振兴渔场必须做到2点,1、必须控制捕捞强度,并且加强对洄游通道的保护和管理;2、体制机制、产权制度必须改革。二是必须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浙江是国内少有的捕养倒挂省份,养殖业发展空间很大,应大力发展工程化养殖。三是远洋渔业的发展应以过洋性渔业为发展方向。大洋性捕捞受国际公约组织严格管理,制约因素较多,而海外过洋养殖业目前的发展空间仍较大。同时要提高对海水蔬菜的重视程度,把潮间带作为农田看待,增殖渔业和海洋牧场应大力推广。

浙江海洋大学校长吴常文发表三个观点:一,本次课题意义重大。从舟山角度来说,党中央非常关心,总书记曾经说过“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但目前舟山群岛新区规划中有两件没有作好,1、国家海洋科教基地没有落实,2、舟山渔场修复振兴工程没有落实。二,舟山渔场修复振兴应着重6个主攻方向。1、可持续地获取更多的食物资源,海洋渔业以全国2%的农业人口获取了1/3的优质动物性蛋白,海洋食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更优质、成本更低、更生态;2、资源修复,要注重增殖放流,增殖放流要注意三个问题,优质种苗、科学放流和环境修复;3、养殖业发展,要注重三个方向,岛礁养殖、鱼贝藻混养和工业化养殖;4、冷链和加工,冷链物流和加工业发展可以提高渔获物的利用率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品质;5、远洋渔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海外买岛建设,从远洋大洋性捕捞拓展到过洋性养殖;6、水产贸易,通过舟山自贸区改以前来料加工为主的方式为引进优质食物为主要目的,把舟山建设成香港式的国际贸易中心。三、提出4点建议。1、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建议国务院制订规划,自上而下地推动舟山渔场修复振兴工程的实施;2、建立国家实验室,舟山建立国家实验室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海洋开发渔业先行,二是长三角协同,三是东海、黄海与太平洋交界的区位优势;3、启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4、舟山的渔业,是国家的渔业,舟山的渔场由61市渔民共同作业,环境的破坏以外源性输入为主,舟山的渔货供应着全国的人民,因此国家应有专门投入扶持舟山渔场修复振兴工程。

陈剑平院士首先感谢在座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真知灼见,并邀请吴常文校长参与调研组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并可以提出下一期调研的方向和课题。陈院士通过大家的发言,总结目前水产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水产的大食物观已形成共识,但目前公众担心的主要问题是污染和品质,目前水产品的品质不合格率在各类食品中是最高的,应如何解决;二是目前水产品的利用率很低,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利用率;三是海洋捕捞目前处于无序竞争的乱象,捕鱼成了抢鱼,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这一乱象。陈院士建议通过5个课题,把舟山渔场修复作为案例来进行讨论。1、全球化水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2、全方位水产产业创新思想源(智库);3、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4、全流程下互联网包容协同新格局;5、全市场化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同时陈院士对于调研报告的作用提出4点要求:1、对决策者,要激活体制机制,一竿子到底;2、对研究者,要破解技术难题,一下子见效;3、对生产者,要管控安全风险,一揽子解决;4、对消费者,能享受绿色食品,一辈子受益。调研报告要求新不球全,要作出特色,做到彻底,把特色的东西作出水平。

三、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10日上午9点,调研组抵达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公司副总经理林峥嵘陪同下参观厂区设施,并于公司会议室进行了座谈。

林副总介绍丰宇公司注册于20026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2013年在普陀区政府牵头下合并当地7家同类企业,现有厂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2016年公司产值与销售均超过5亿元。2016年,公司投入1.2亿元新建了一座中国第一流的集鱼粉、鱼油、虾膏、虾粉、生物钙粉、鱼溶浆、饲用氨基酸营养液、饲用鱼蛋白多肽、饲用诱食剂等多品种、多系列产品生产的现代化工厂,并出资2200万元新建配套环保设施。公司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小企业创业新星企业、麦康森院士工作站企业、舟山市十强工业企业、中国鱼粉鱼油行业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先后通过ISO14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是安全生产三级达标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50人,其中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的员工50人,并拥有一支大专以上学历22人的科研队伍,在海洋生物制品加工、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有较强的能力。

丰宇公司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水产品内脏,加工鱼粉过程中流失的鱼体废水作为原料,通过活性蛋白肽产品微生物、重金属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等技术,成功地研发了国内首创的“酶解鱼溶浆”和“鱼蛋白肽”产品,产品2016年通过舟山市评定,被评为舟山市新产品。同年12月公司针对这个新产品,组织召开了2016中国(舟山)海洋生物蛋白新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在会上详细地介绍了新产品的技术、功能等技术指标,及应用对比试验的效果。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就新产品的应用对比试验作了专题报告。会上麦康森院士对这个产品作了高度的肯定,并积极向外推广。通过论坛会公司新产品得到了与会同行,应用单位的高度评价。

林副总介绍,目前全国饲料鱼粉用量约250万吨,一半来自国产,一半来自进口。传统鱼粉生产原料主要来自渔民误捕滥捕的小杂鱼和鳀鱼等,少量来自加工下脚料,成品率约20%左右,以国产120万吨计算,每年要消耗杂鱼600万吨,而丰宇酶解鱼溶浆通过鱼体加工废水提纯技术,鱼体约含85%水分,传统鱼粉加工仅能利用其中的10%,其余全蒸发了,蒸发水分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丰宇鱼溶浆可以把水分利用率提高到45%,大幅度地提高了水产品副产物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实验室与养殖场对比实验显示,酶解鱼溶浆与传统鱼粉的使用量比例为1:380万吨酶解鱼溶浆可以取代全国250万吨鱼粉的需求量,对于渔业资源的保护效果显著。同时通过上海水产养殖研究所在海南石斑鱼养殖基地与台湾鱼粉饲料的对比实验显示,酶解鱼溶浆对于养殖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均有显著提高,60天实验鱼体成长对比台湾饲料增加18%,按此计算每亩养殖利润可提高10万元/年。目前丰宇正在着手研发基于鱼溶浆的有机肥产品,将可用于取代传统化肥。

林副总表示,目前福建等地的大黄鱼养殖业普遍以冰鲜小杂鱼为主要饲料,78斤小杂鱼才能喂养出1斤大黄鱼,对于渔业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同时也是小杂鱼的最主要销路,是幼鱼保护政策难以推行的限制因素之一。同时鲜鱼喂养只有40-50%被摄食,大半腐烂于海水中造成海域污染,并对赤潮的成因有一定的影响。林副总呼吁国家立法对鲜鱼喂养方式进行限制乃至取消。

四、舟山国际水产城

11011时,调研组抵达舟山国际水产城,与水产城董事长胡校山与副总经理王元峰进行座谈。

胡董事长介绍2016年国际水产城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交易方式的改变,随着目前的土地和管理成本大幅度提高,国际水产城从产地市场为主转向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的综合型市场。今年国际贸易的目标是25亿,但是在如今禁渔期越来越长,当地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的情况下,光靠码头经济已经不行了。胡董表示我国的配额生产、个体限制理念太落后,伏休禁渔虽获得了广泛支持,但推行的太晚,渔民已投入了很大的资金用于渔船新建和改造,现在对捕捞进行强行限制将对渔民的生存造成影响,难度很大,需要5-10年的时间来消化这部分成本,同时需要政府回购、转业补助等政策来加以弥补。具体的渔船整治、配额生产措施等需要深入调研,目前虽有口号,但无实际举措。浙江的一打三整治力度非常大,国际水产城之前就曾经因从苍南、福建等地收购过无证产品被举报过,虽经大力整治杜绝了场内非法交易的现象,但实际交易并未消失而是转向场外进行,因此管理需要综合型、多层面的方式。

胡董事长表示中国百姓对海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鱼品特别是舟山海洋的价格非常高,帆张网东海带鱼的最高价格已到300/斤,同时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舟山带鱼的特性已经有所蜕变。国际市场的价格已经低于国内市场,海产品出口已经大幅度缩减,而进口海产品已经到了比较好的时机。水产城目前的主攻方向是进口海产品,经分级、加工、冷链后进入高端市场如沃尔玛、华润以及香港市场等。因此也对3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冷链体系,目前水产城主要采取自建冷链设施,包括冷冻保鲜技术的研发,依靠科技开发提高冷链技术,以应对禁渔期延长所带来的鲜活产品空白期问题。舟山传统的冷链基础薄弱,水产城与海洋大学合作对梭子蟹冷冻保鲜技术研发已有所突破,并与深圳合作建立占地1000平方米的冷冻技术研发中心。2、品牌建设,没有品牌就无法进入电商领域,也无法进入高端流通市场。目前水产城正在着力开发梭子蟹产品可追溯体系,参照阳澄湖大闸蟹的模式对每一只梭子蟹采取套环管理。水产城每年梭子蟹交易量达35万吨,占全国市场的70%,通过2000辆专用运输车配送往全国22个省市。这些运蟹车内温保持在8-12摄氏度,有专用保温、供氧设施,但目前尚无技术标准。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网上拍卖引入竞价机制。竞拍有两种方式,一是采购方与供应方之间的现场拍卖;二是远程拍卖,通过海上卫星视频通信对海上船只的渔获物进行实时拍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拍卖品的质量更有保障,因为渔获物的品质主要由捕捞海域、捕捞方式和捕捞时间三要素决定。以前由于技术原因难以实施,现在舟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海上通信以保障安全生产和气象预警,而远程拍卖系统正是嫁接于此系统上的增值服务。

第二个转变是服务方式的转变。通过电子平台实现新增金融服务,将来可进一步开展期货交易和生产资料、产权、使用权交易所,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舟山国际水产城已开始大力推广银企卡联合交易,目前已有4000多家用户。银企卡交易有三个好处,一是便于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水产城已利用此数据制订和发布了国内第一个水产交易指数;二是可以产生资金沉淀;三是有利于监督管理。

第三个转变是单一市场向多元化综合体的转变。舟山国际水产城本身是一个注册挂牌的4A级景点,是舟山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除市场服务之外,结合海洋文化、渔港文化和渔文化的推广,建有专业观光通道,游客可以通过实时视频通信,亲身参与拍卖,观看即时捕鱼过程,了解加工过程,学习烹饪方法等。

胡董事长还介绍了舟山国际水产城在水产电商方面的探索和思路。水产电商目前面临两大问题:1、冷链成本过高,保鲜技术达不到要求;2、标准化落后,低价竞争严重,因此大部分水产电商处于亏损状态。国际水产城目前主要采取两个手段解决冷链问题:1、通过大宗冷链物流+1公里配送的方式降低冷链成本;2、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专卖店体系。胡董事长表示目前第三方生鲜电商平台已缺乏发展空间,水产电商应以垂直电商为主攻方向。

陈剑平院士针对胡董事长的报告提出了多项建议,并表示期望舟山国际水产城能从一个市场出发,围绕着产品、科技、资本,整合、转型、升级成一个综合体,通过这种升级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福祉。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商业化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并实现5个目标:1、全球化。立足舟山,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国际水产城是舟山的,也是浙江的、全国的、全世界的;反向来说,舟山的水产资源是水产城的资源,浙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水产资源也是水产城的。2、市场化。不仅仅关注对于产品的服务,对于生产者,以商业模式向渔民提供服务;对于消费者,提供水产品之外,更要提供旅游、娱乐、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服务。3、放大化。成为对水产价值的提供者、整合者和放大者,实现巨大的社会、经济、商业、生态价值。4、网络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经济模式将面临巨大变革。传统市场经济依靠的是信息不对称,企业依赖利润而生存,互联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信息的对称化,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顺应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向共享经济的转变。5、民本化。要更多地考虑到企业的社会效益,满足市民、渔民的深度需求。

陈院士建议国际水产城的发展规划要由项目思维转变为体系思维。首先是定位综合体的体系,体系之下是系统,系统之下才是项目。体系的经营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即人才、科技、资本、品牌和文化的经营。关于如何把体系落实到系统工程,陈院士提出了五纵七横的思维模式。5条直线指:1、渔场,从舟山渔场,向全国渔场,乃至全世界渔场发展;2、主体,对象涵盖捕捞、养殖、加工、流通企业,乃至渔民、渔船、合作社等等,要具体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3、市场,从传统的销售鱼品,向集吃鱼、看鱼、玩鱼于一体的深层次消费市场转变;4、标准,区分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产品;5、文化,加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开发,实现从商品向礼品、作品、名品的进化。7条横线指:1、多元产业融合,多功能拓展,从5000年来的传统农业和70年近现代农业,向100年未来农业的发展,实现对象、产品、业态的转型升级;2、经营主体培育,采取分级化、标准化服务,带动市场内的主体,包括供应商、采购商和渔民的共同提升;3、科技支撑;4、安全风险管理;5、互联网+的应用;6、金融服务创新7、政策支持。

陈院士建议以此57横为经络,建立起舟山国际水产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市场前置、科技支撑、资本运作三个支点加以落实,使水产城从产品的提供者转变为资源的整合者并进一步发展为价值的放大者。将原本的碎片型思路进行系统化整理,从思想源产生解决方案形成新格局并最终建立全新的体制机制;从点到线到面再到立体思维,并进一步创造动态思维。陈院士建议调研围绕着水产城的案例进行破题,剖析其如何细分市场、提供服务、整合资源、机制创新、轻资产运行,并最终如何让这个案例真正地落地实现。

五、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110日下午2时,调研组抵达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与舟山市局相关领导干部进行座谈。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罗海忠首先介绍舟山市渔业发展现状。舟山市目前拥有水产加工企业约400家,2016年其中1/3亏损,1/3保本,1/3微利,整体业态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分为5类:1、出口企业约30家,主要供往日本、韩国,产品以海鲜配菜为主;2、精细加工企业约100家,情况尚可,利润率约3-5%,产品以马鲛鱼、安康鱼片、章鱼段、鱿鱼制品为主,其中鱿鱼加工企业约50家;3、粗加工企业约150-200家,主要业务是代冻加工,生产受季节制约,大部分亏损或保本;4、模仿品牌企业或代加工企业约100家,平均亏损3%左右;5、休闲食品生产企业约40-50家,大部分小企业效益不好,少数尚可。

罗总工表示舟山水产品应充分发挥舟山的区位优势,打响舟山的区域品牌,但目前的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鱼类加工落后于山东,虾类加工落后于广东。建议1、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强海洋药物、生物产业的发展,在产品的方便度、精美度上做文章,希望国家能对精深加工加大支持力度。2、提高捕捞产品的品质控制,不能食用的幼鱼、杂鱼不要混捕上来。3、拖虾渔船的保鲜措施要加强,2013年虾粉问题曝光后,舟山开始尝试在拖虾渔船上安装冷冻机,效果很好,2015年安装了50艘,2016年安装200艘,但目前船检方面达不到要求,成本也较高。

在养殖渔业方面,罗总工建议要突出舟山特色,目前舟山养殖面积约20万亩,其中浅海9万亩,围塘3万亩,陆基5-6万亩。由于自然避风条件差,深远海养殖难以开展,建议扩大浅海养殖。但发展浅海养殖涉及浅海使用权问题,如以前的养殖海域是否可以租赁转让等,应提前做好规划。养殖产品方面,舟山贻贝目前养殖面积3万亩,年产9万吨,营养丰富养殖容易,大黄鱼的养殖也很有发展前景。罗总工同时对于海水养殖产业的污染标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海水养殖的尾水处理标准应与淡水养殖和工业废水有所区别,海水养殖尾水问题主要是氮磷超标,属于可降解污染,同时对于海洋微生物的繁衍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目前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标准比淡水还要严格,舟山海域本就是四类海水,将耗费大量土地和能源用于水处理,因此建议对海水养殖尾水氮磷含量要求重新研究设定。此外对于舟山产量巨大的贻贝壳的处理问题,设立项目进行研究。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刘舜斌发言表示,随着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吃活鲜吃全鱼为主,逐渐开始接受冷冻加工产品,未来的中国市场上冻品为主是大趋势。借助现在的冷冻保鲜技术,在捕捞加工船上对新鲜捕获的鱼类通过液氮速冻技术,-190摄氏度急冻后以-65摄氏度冷藏,解冻后新鲜度不亚于活鱼,而且经急冻灭菌处理后的冷冻鱼安全性更高于活鱼,达到了可以生吃的最高标准。日本消费者基本不吃活鱼,而是吃金枪鱼捕捞船上经-65摄氏度急冻后全冷链配送的冷冻生鱼片;挪威三文鱼养殖产量达100万吨/年,品质更超过野生产品;北极甜虾在捕捞加工船上直接蒸煮、冷冻、包装,在全球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冷链技术必须一直推向源头第一线保鲜。舟山在冷冻保鲜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海洋大学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完成了液氮速冻后,经冷水解冻复活金鱼的实验。冻品取代活鲜产品,既能保证产品品质、提高产业效益,又有利于水产品的标准化,值得大力推广。

舟山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守护家园、放眼世界”八个字。守护家园,要先搞好渔业权制度建设,不解决渔业管理制度问题,资源恢复无从谈起。渔业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必须要先明确,体制改革必须尽快推进。只要打好制度基础,技术手段可以后续跟进。放眼世界,指的是走出国门走向远洋。舟山渔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有足够的条件打造成中国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现代渔业示范区和中国渔业对外开放的门户。

过去中国水产行业在国际上处于落后、被动的地位,以兴业这样的企业向日本购买先进捕捞船只必须以渔货来补偿,产品要进入日本市场必须依照日本的OPRT标准。现在随着中国渔业的发展壮大,应该要在国家层面上参与制修订国际渔业规则,舟山可以凭借着强大的远洋实力为中国渔业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作用和优势,我国目前远洋捕捞船共2920条,舟山就有450条,年产量46万吨。公海产量最大的品种是金枪鱼和鱿鱼,极地渔业资源方面也有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项目,有条件有资格参与全球资源竞争和规则制定。

刘副局长表示,参与全球资源竞争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补贴。建议农业部对玻璃钢渔船建立专项补助;对上规模渔船的冷冻设施安装通过补贴政策大力推动;推进渔船自动化改造,有利于吸引年轻劳动力投入渔业;远洋修造船补贴要注重自主研发,改进装备。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船检处李处长发言表示,目前我国鱼货来源主要有三处:国内捕捞产品、国外产品和养殖产品。国内产量受资源限制基本保持平衡,需要提高利用率。目前流通方式对渔货品质的保护不到位,台州地区有80多条冷藏运输船,采取海上冷冻加工船将新鲜渔货加工成冻品后通过海上冷藏运输船驳运的方式,对渔货新鲜度保持较好,而舟山目前只有2条,大部分采用加冰散运的方式,差距明显。

目前舟山正在推动捕捞船安装冷冻设施的项目,但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制冷技术目前主要有3种:氨制冷、氟利昂制冷和海水零度保鲜,其中前两者效果较显著,氨制冷的效率更高,但是国家管制过于严格,因此目前以氟利昂制冷系统为主。但是氟利昂制冷系统成本较高,根据舟山市局制定的技术规范,30米小船的改造造价约需50万元,由于舟山渔船大部分为私有,船主往往采用低成本的无证产品,并降低改造标准,容易发生液管破裂和线路超负荷的事故,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应在切实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改造标准规范,并推出补助和限制政策促使船主按标准进行改造。

李处长同时建议国家应对全球海洋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并以此调研结果为基础制定全面发展计划;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开展过洋性养殖和捕捞渔获物的引进;鼓励进口水产品;加强对国内老百姓消费习惯的引导;培育提高渔民的资源保护意识。

六、浙江兴业集团

110日下午4时,调研组抵达浙江兴业集团总部,与马永钧董事长进行了座谈。

马永钧董事长表示在保障海洋蛋白质供给方面,值得深入研究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高值化利用。浙江海洋捕捞年产量三百多万吨,其中1/3用于饲料加工,1/3用于鱼糜加工,只有1/3能食用。以鳀鱼为例,东海估算资源总量300万吨,年可捕量80万吨,但目前主要作为鱼粉原料价值仅0.2/斤,若能加工成食品价值将大幅度提升。问题还是出在加工技术方面,只要突破了科研技术问题,将成为新的宝贵资源。又如秘鲁鱿鱼个体大涩味重,过去市场上不接受价格仅4000/吨,经兴业精细加工后原料价格大幅度提升至8000/吨,也给远洋鱿钓行业带来了新生。再如浙江是养虾大省,兴业通过对虾壳、虾头和加工边角料的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兴业在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方面,主要有三种做法:1、加工成调味料,鱼精、鱼粉、鱼酱油等可以全面取代传统的味精、鸡精等产品,而且更优质更绿色环保;2、酶解后提取液;3、鱼肉分离后提取鱼油,兴业采用定向酶取代传统的乙醇提纯技术,重新排列分子结构还原成天然甘油三酯,DHAEPA含量更高,更易吸收。通过科技手段的研发,兴业让过去所谓的废料实现了从饲料→食品→高档食品→功能食品→保健品→药品的提升。

二是源头保鲜。当前我国的捕捞强度已经过大,但却没有重视保鲜问题。在国外只有当天返回的渔船可以不安装冷冻设施,而我国作业渔船的冷冻设施安装率不到5%,应从国家层面制订措施加以规范,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2016年兴业出资改造了50条拖虾渔船,每条船改造成本约30万元,经过一年实验,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而且由于虾体未经脱水还增加了一定的产量,一条船一年增收可达100万元,证明了这一措施的切实可行性。建议国家通过政策支持、舆论导向、强制规范和补贴鼓励四种手段,大力推动渔船源头保鲜项目。

三是远洋渔业。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目前我国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处于相对混乱的现状,集中于部分海域的破坏性开发。建议国家加强远洋渔业资源探索,对全世界各大洋渔场资源进行系统化的调研和部署,形成有序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陈剑平院士对马董事长的介绍和兴业集团的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并将其总结为四个层面:1、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2、产品品质提高;3、健康产业的发展;4、可持续的远洋发展战略。

来源:本站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