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安康鱼缘何连遭“滑铁卢”

发布日期:2014-03-18 浏览次数: 分类:食品资讯

安康鱼(俗称“海噶巴”)是浙江舟山重要的出口水产品种,其在欧盟、日本、韩国等地备受欢迎。经过精深加工,一条鱼能卖出5条鱼的价格。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低值高价”的经济鱼类,近年来,却连续遭遇“滑铁卢”。 

出口缘何“由盛而衰” 

2011年以前,舟山市出口到欧盟的安康鱼呈逐年递增趋势,每年均在8000吨以上,最高时一年出口近14000吨,创汇4400多万美元。但从2011年开始,形势发生了逆转,连续3年分别下降至5800吨、5200吨、甚至4300多吨。 

什么原因造成安康鱼出口“由盛而衰”呢?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欧美市场消费疲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国内安康鱼产量减少,也是出口下降的一个原因;然而,导致安康鱼出口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行业内部存在的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为了让安康鱼增重、增白,以降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价格优势,出口企业经国外客户推荐或要求,会在加工环节使用含有柠檬酸盐、磷酸盐类物质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受利益驱动,这一情况日渐失控。 

有消息称,欧盟委员会已对来自中国的安康鱼展开市场抽样调查,研究制定了安康鱼中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如果欧盟对此立法并采取相应措施,那么,舟山乃至全国的安康鱼都将可能被封杀。 

添加剂用量如何监管 

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发布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柠檬酸盐和磷酸盐属于食品添加剂,只要控制在限量范围内,是允许添加的。但超量使用,就会对产品品质带来影响,引发出口信任危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相关法规虽然对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作了规定,但产品中部分添加剂的含量却无法检测,我国和欧盟也无相关检测标准。 

其实出口企业也不希望滥用添加剂,但“不用添加剂,价格就没有优势,订单就会流失;用了添加剂,口味变差,出口又受影响”,一位出口企业的老总说,很多时候,企业为了追求销量、压低产品价格,只能超量使用添加剂。 

监管部门对此也处于“两难”境地。目前,安康鱼是舟山市出口量较大的水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我们管得太严,订单可能流向外地,本地企业的货出不去;如果放任不管,行业发展势必会失控。”舟山检验检疫局食检处相关负责人说。 

守住市场出路在何方 

目前,大部分国外加工的安康鱼基本不使用添加剂浸泡,因此出口价远高于舟山市。从南美地区进口的安康鱼,在欧盟市场可以卖到每公斤10欧元,相比之下,舟山市出口到欧盟的安康鱼每公斤售价仅三四欧元。 

在舟山检验检疫局食检处相关负责人看来,舟山的出口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因而引发恶性竞争,要想守住市场,品牌建设是关键。“出口企业不能依靠超量使用添加剂来换取利润,这么做,总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反之,提高产品质量,培育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说。 

来源:浙江舟山安康鱼缘何连遭“滑铁卢”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