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食品安全监管富有成效的一年,政府部门用实际行动将“食为政首”有诠释得淋漓尽致。从年初国务院出台文件并多次部署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到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监管部门严防死守、协同作战,加上“两高院”及公安部等司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铁腕打击,一系列的“组合拳”极大地捍卫了人民群众的餐桌环境。盘点2011,不妨听听他们的声音,来自食品安全监管前沿的最强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 李克强
确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下决心解决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国际国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有利于开拓十几亿人口大市场、促进内需扩大。保障食品安全还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打好食品安全攻坚战和持久战。
要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典治乱必须重拳出击。一是严肃依法进行整治。要完善和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让犯罪者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使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对违法行为给予最大震慑,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二是强化企业责任。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健全诚信体系,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都要建立安全信用档案。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机制,严重违法者不允许再涉足食品行业。三是落实政府监管职责。要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建广覆盖的监管格局,消除死角盲点。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增强监管合力。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把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况和发生之初。对渎职失职行为要严肃责任追究,绝不允许在工作中推诿扯皮。改革和完善体制,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有关部门要组织督查。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张勇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可以概括为,“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2009年以来,从部署开展“两年整顿”到出台食品安全法,再到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明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和中央的要求相比,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和水平还存在着差距。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规标准、风险监测、人才队伍、技术装备以及企业投入、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薄弱环节。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组委会名誉主任 顾秀莲
确保食品安全是发展食品工业重中之重,总体来讲,食品安全整体形势还是稳定的,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迫在眉睫,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工作尤为重要。大家要做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广泛发动;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 重在普及,贵在落实。要把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的每一项活动开展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真正实现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综合素质,真正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石秀诗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形象。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大力宣传并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强化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定位,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部副部长 陈晓华
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在全力抓好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稳中有升、逐步向好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4%、99.5%和96.5%,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水平。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坚决打击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取得重要进展;加强风险预警,切实从源头防范风险的隐患;坚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监管能力,全面加强体系和队伍建设.
卫生部副部长 陈啸宏
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工作。其中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公布一批重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紧食品标准清理工作,积极做好标准宣传贯彻和跟踪评价工作,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工作。根据工作安排,结合近期社会和公众提出的标准问题,卫生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公布食品安全标准规划,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和程序,加快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和制修订工作,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公开、透明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 王东峰
多年来,工商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加大日常规范监管力度,积极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和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取得了新的成效。展望未来,保障食品安全任重道远,工商部门要继续加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和日常监管执法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加大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的工作力度,切实健全食品安全预警防范机制和可追溯机制;加大监管制度建设和监管手段的创新工作力度,切实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协调、协作工作力度,切实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和充分发挥各方的整体优势。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蒲长城
近年来,质检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深入持久的开展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目前全国大约有12万多家的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我们积极推进和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各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对企业的产品加强了风险监测和监管,同时及时有效地处置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努力控制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加强了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管。经过努力,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中国出口食品在国外如欧盟、日本等地的检验检测也保持在90%以上。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边振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我们履行监管新职责以来,积极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有关工作部署,按照“完善体系、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尤其在今年年初,我们确定了2011年为餐饮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年”,围绕能力建设将餐饮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地向前推进。逐步构建法规制度体系,夯实依法行政的基础;着力创新监管机制,推动安全责任的落实;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进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社会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