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现濒危两栖爬行动物“四脚怪鱼”中国小鲵

发布日期:2004-11-02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梅州十月三十日电(何龙卜瑜)一支由广东梅州市蕉岭县森林公安民警组成的业余科考队,日前在蕉岭一人迹罕至的深山沟发现传说中的“四脚怪鱼”——中国小鲵。
  这次蕉岭发现的“中国小鲵”除其背部颜色不是黑色而是淡黄色外,其它特征与中国小鲵基本一致。这种似鱼非鱼的小动物身长一百毫米到一百五十毫米,长有四足,头大扁平,尾末端显刀片状,淡黄色,缀有黑色星点。
  五条活体标本目前放养在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园内,虽然考证属小鲵科无疑,但究竟属何种还无法定论,有可能是中国小鲵的变异品种,有待于专家的进一步研究。
  据了解,中国小鲵是一个距今三亿年前的古老物种,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濒临灭绝,被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为世界“极危”级两栖爬行动物,现有数目极为稀少。一九八六年,中国小鲵被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和国宝大熊猫一起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据介绍,中国小鲵体长一般为十至三十厘米,体重为五十克至二百五十克。它可以用肺呼吸,像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以苔藓或节肢动物幼虫为食。
  一八八九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这种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上世纪三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陆续在福建崇安、浙江温岭和湖南祁阳、广东茂名发现过“中国小鲵”。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