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在全国率先启动美国鲥鱼移殖人工繁育项目

发布日期:2004-09-08 浏览次数: 分类:技术

    阔别多年的鲥鱼,不久将重新“游”上国人的餐桌。这是日前记者在江苏省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采访时获得的信息:该市从美国引种的鲥鱼苗经过1年多的长江仿生态养殖,目前长势良好,即将成为商品鱼与消费者见面。同时,该市也将成为全国第一家美国鲥鱼移殖驯化人工繁育基地。

  由于多年的酷渔滥捕、忽视保护,目前我国鲥鱼几乎绝迹,成为濒危品种,被列为世界性抢救鱼类。鲥鱼的研究也因此被纳入我国“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一直是我国渔业领域重点研究课题。据了解,中国鲥鱼与美国鲥鱼在外形、口味上差别极小,二者DNA的营养价值基本相似,美国鲥鱼完全可以在市场上取代中国鲥鱼。近年来,美籍华人刘春华博士等技术专家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美国鲥鱼在中国的养殖之中,并引入鲥鱼的生物饵料室内培育技术,使美国鲥鱼在中国的育苗成活率达到70%以上。

  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于2003年5月引进4000尾美国鲥鱼鱼苗在该市长江名优品种引种繁育基地进行仿生态养殖,通过1年多的养殖试验,现已长至250克/尾左右,预计今年10月可有少量商品鱼上市。更为可喜的是,今年4月,上海水产研究所主动与启东市江海滩涂资产经营公司签约,围垦滩涂600余亩建立了鱼类研发中心。启东方面提供土地,上海水产研究所提供技术和人才,并出资462万元,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引进200万粒左右的美国原种鲥鱼受精卵进行移殖繁育。此项目的实施对于挽救濒危的长江鲥鱼意义重大,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等省、市领导的关注,认为这是件好事,并要求有关部门将其落实好。

  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对此项目十分重视,围绕该项目积极开展服务。一是帮助合作双方做好滩涂围垦工作。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尽快落实海域使用权证书。二是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水产养殖科技攻关项目、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和海洋经济开发项目,力争把美国鲥鱼养殖做强做大。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葛海祥告诉记者,随着中国鲥鱼多年来的短缺以及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美国鲥鱼将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美国鲥鱼一旦引进成功,并形成产业,势必对南通水产品种结构调整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增殖放流,改进长江渔业资源的多样性。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