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滩涂经济贝类(青蛤、文蛤)产业化链式开发”项目,是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下达的2003年度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该项目由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16个单位共同参与实施,省级投入经费达270万元。经过各实施单位和科技人员近一年的精心实施,该项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按合同计划进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尤其是青蛤人工繁殖与大规格种苗培育取得重大突破。
2004年8月3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及南通富洋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青蛤人工育苗及大规格苗种培育结果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对实施情况的汇报, 现场考察了位于启东市天汾镇的青蛤人工育苗生产车间及大规格苗种培育场地,对不同规格的青蛤苗种进行了随机取样,并对取样结果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如下:2003年人工繁育的青蛤苗种通过二级培育,目前已培育至规格为1900粒/Kg的大规格苗种,大部分供应生产单位外,存池量为42吨,2004年实施青蛤人工繁育面积4000平方米,目前已培育规格为每公斤400万粒左右的青蛤苗19.2亿粒。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吕四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青蛤苗种繁育基地,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省青蛤苗种供应问题已为时不远。
2004年8月3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及南通富洋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青蛤人工育苗及大规格苗种培育结果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对实施情况的汇报, 现场考察了位于启东市天汾镇的青蛤人工育苗生产车间及大规格苗种培育场地,对不同规格的青蛤苗种进行了随机取样,并对取样结果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如下:2003年人工繁育的青蛤苗种通过二级培育,目前已培育至规格为1900粒/Kg的大规格苗种,大部分供应生产单位外,存池量为42吨,2004年实施青蛤人工繁育面积4000平方米,目前已培育规格为每公斤400万粒左右的青蛤苗19.2亿粒。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吕四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青蛤苗种繁育基地,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省青蛤苗种供应问题已为时不远。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