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营销的浙江道路

发布日期:2009-12-03 浏览次数: 分类:标准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通过增产的方式实现增收,但是,随着农产品卖难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开始反思:增产并不一定增收,要想增收,必须抓住农产品营销这一“牛鼻子”。
  农产品营销路在何方?几十年来,农业部门抓生产可谓得心应手,但是若论抓营销,则大多是一筹莫展。营销,对任何企业而言,要进入市场,都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但今天,则成为横在农业部门面前的一道坎。
  2007年,地处市场经济前沿的浙江在“农产品营销”领域进行大胆探索,开始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并率先提出“抓营销促生产”的理念。自此,浙江的农业结构调整开始从“什么来钱种什么”向“市场要啥就种啥”悄然演变。营销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显著强化。
  从“龙柏烧狗肉”到“市长卖鸡”
  大多数浙江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龙柏烧狗肉”的悲剧。
  当时,农业结构调整刚刚拉开序幕,杭州市萧山区农民一哄而上种植龙柏。龙柏是比较昂贵的花木,当时市场上供不应求,一些利欲熏心者就偷盗龙柏回家扦插。为了防止偷盗,花农们竞相养狗看护苗圃。但好景不长,因为品种单一,盲目发展,龙柏价格迅速下跌,许多苗圃难以为继,最后,许多农民不得不含泪砍掉龙柏,杀掉狗。当年昂贵的龙柏,正好成了烹狗用的柴火。
  萧山农业局局长张洪其对此记忆犹新,感触良多,他说,“龙柏烧狗肉”给浙江农业上了一堂价格昂贵的市场课,一记警钟,让浙江人意识到,市场是变幻莫测的海洋,盲目的结构调整,不仅不能给农民兄弟带来福音,反而可能将他们引上绝路。
  计划经济已经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到底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职能,是往“市场经济”身上一推了事,还是勇于有所作为?浙江人很快从最初的晕眩中清醒过来,重新确立了政府的定位。他们认为,小农经济缺乏独自闯市场的能力,对此,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而是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为产业发展鸣锣开道。
  由此,浙江农业很快从无序的、盲目的发展中摆脱出来,进入了“推销”阶段。一大批具有市场意识的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向城市的社区和广场,开始为自己的特色农业进行宣传推介。
  温岭市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当时,温岭有几个新兴的农业产业:以箬横镇为中心的“玉麟”西瓜发展到6万亩;坞根镇的草鸡年出栏400余万羽……经验告诉温岭人,产业越是发展迅速,越是潜伏着市场的危机。因此,温岭市副市长陈理富亲自带队,到杭州、上海、温州等地,推销自己的农产品。去年卖瓜,今年卖鸡,明年准备卖甘蔗。一时间,“市长卖鸡”在浙江被传为美谈。
  如今,温岭市已形成了以东部沿海西瓜、中北部平原果蔗、南部山区高橙、西南部山区半山区温岭草鸡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尤其是“玉麟”牌西瓜,不仅种植面积快速发展,基地建到了国外,而且卖价高出同类西瓜一倍以上。
  回顾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十余年,在浙江,类似“市长卖鸡”的新闻可谓屡见不鲜,领导干部放下架子,赤膊上阵,北上南下,为产品销售、产业培育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市长卖鸡”,今年卖了,明年还能再卖吗?温岭的市长卖鸡了,别的市长再行效仿还有效吗?鸡是卖了,还有其它的农产品怎么办?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尽管农业需要政府扶持,但“市长卖鸡”毕竟只是一时的应对之策,而非长远之计。
  浙江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试图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以营销的理念取代推销的思路,将稳定的营销平台建设和应急促销活动相结合。
  营销管理中心脱颖而出
  相对于其他兄弟省份,浙江农产品营销工作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
  浙江是一个特色农业大省,茶叶、食用菌、柑橘、蜂产品、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产量在国内均居前列,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总面积近2000万亩。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产茶16.5万吨,水果747.92万吨,蔬菜1757.92万吨,水产品504.64万吨。这些经济作物不像粮食作物,国家有最低收购价进行保护,而完全由市场进行调控。另一方面,经济作物的生产投入比普通粮食作物高,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农民的损失也就更加惨重。因此,政府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2007年7月,浙江召开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农产品营销管理工作会议,副省长茅临生亲临会议,要求农业部门转变观念。一是转变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牢固确立营销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二是转变先抓生产后抓销售的理念,牢固确立市场营销为先导、营销生产一体化的观念。三是转变增产就能增收的观念,确立产量适度、确保品质才能增收的新观念。四是转变政府重有形市场建设轻无形市场建设,确立信息数据采集分析、把握无形市场同样重要的观念。五是转变抓营销就是多赚钱的观念,确立社会营销的理念。
  茅临生的讲话高屋建瓴,而又通俗易懂,切中时弊,被认为是一堂农产品营销的洗脑课。茅临生还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浙江要初步构建起销售、生产环节一体化的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
  2007年12月,浙江第一个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在黄岩区挂牌。中心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5名,并配备了电脑3台、照相机和摄像机各1台、工作用车1辆。
  根据黄岩区副区长徐建民介绍,中心的具体职责共有九项,概括起来就是,围绕着把黄岩农产品卖出去这一中心,进行综合的协调、管理与指导。其中包括与超市的对接、市场开拓的调查研究、对外参加各种会展、对内开展各种培训等。
  过去,黄岩主要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农产品卖到上海、杭州等地的一些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其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少、价格低、保障性差,现在,通过营销管理中心的协调,当地农产品与超市专卖店等建立了供求联盟,虽然数量少、品种多、外观讲究,工作量及成本有所增加,但是,价格高,销售稳定,农民得到的实惠最终也更多。
  据统计,在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协调下,黄岩300余种农产品被配送至世纪联华、宁波三江、华润万家等超市,覆盖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门店200多家,年采购金额2000多万元。
  “营销管理中心的组建,不仅在生产上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强化了营销的重要地位,为生产性农业向经营性农业蜕变创造了条件。”徐建民认为。
  截至目前,浙江已有62个县(市、区)农产品营销管理机构。由于营销中心模式得到广泛认同,部分地方如兰溪等还在重点乡镇、街道设立了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公室。
  “政企合作”新模式
  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的性质是事业单位,其职能是协调、管理与指导农产品营销,但农产品营销说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那么,管理中心究竟如何处理“市长”与“市场”的关系,在日常运作中,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手段,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与平台去协调、管理与指导的?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组建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2009年9月28日这一天,杭州市西湖大道117号宾客云集,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隆重开张营业。茅临生亲临授牌,农业厅厅长孙景淼致辞。但让人着实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面积达900多平方米、汇聚了全省2000多种优质农产品的大型超市,却是由一家叫“秋梅”的农业企业负责日常运营。
  据了解,“秋梅”是浙江建德专门生产倒笃菜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深感农产品营销对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有意涉足流通领域,先后创建了建德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浙江妇字号龙头企业农产品展销中心。
  一方面,省里组建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需要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另一方面,“秋梅”则试图打通流通环节,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由政府提供平台、提供服务、提供政策;由企业负责具体运行,盈亏由企业承担责任。
  省农业厅分管营销的副厅长冯一鹤告诉记者,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协调、管理与指导的职能,正是通过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载体得以具体落实。
  目前,浙江但凡组建营销管理中心的,大都配套建有企业化运作的展示展销中心。营销管理中心是政府的事业单位,行使的是政府的职能;展示展销中心是企业性质,发挥的是企业的作用。双方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政府要积极参与农产品营销,但绝不能越界,绝不能包办。政府要做的是制订政策,创造环境,提供服务,以此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最后达成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冯一鹤的认识代表着浙江各级政府的共识。
  浙江“农华”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成长经历,从另一个角度,很好地证明了“政企合作”运行的必要性。
  2002年,浙江省农业厅举办农超对接活动,“世纪联华”表达了以生鲜带动企业发展的设想,农业厅表示全力支持,但由于“世纪联华”独家运作,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几年下来,超市仍然无法和生鲜企业挂钩,美好的愿望终成泡影。
  2004年,双方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共同投资组建“农华”,为全省180个“世纪联华”超市提供生鲜农产品。由农业厅负责牵线搭桥,提供各类服务;由“世纪联华”负责落实所有经营业务。
  目前,“农华”已成为浙江最大的农产品配送中心,生鲜农产品不仅为“世纪联华”打造了特色品牌,更为“世纪联华”招徕客户稳定客源立下汗马功劳。中心负责人张军烽告诉记者:“农华”的配送额每年增加一个亿,2009年将达到5.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将有5.5亿元的农产品通过“农华”这一渠道进入城市消费者的“菜篮子”。
  浙江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由此出发,浙江农业形成了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生产格局,也造成了现代农业发展步履艰难。其它省份可以通过规模化带动和解决市场化、品牌化、组织化等一系列问题,但浙江显然无此条件。
  但今天,随着农产品营销理念的普及和深入,浙江农业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认为,营销理念的进入,犹如添加剂,让整个浙江的传统农业产生了明显的“化学反应”。在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组织化等各个方面,浙江农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孙景淼用一句话概括这种裂变,就是传统的生产性农业开始向现代的经营性农业逐步递进。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所在,也是浙江农业实施战略转型的目标所在。
  从一个市场的开张看农业如何升级
  2007年12月21日,浙江第一个“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在仙居开张营业。
  许多人担忧:仙居远离大都市,经济欠发达,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强劲的消费群体,专卖市场靠什么维系?
  但仙居县农业局局长沈西红很有信心:“我把自己当作是仙居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用企业化思维运作仙居的绿色战略。”
  仙居地处浙西南山区,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时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绿色、安全尤为关注,这正好为仙居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自有基础。
  但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经营意识的农业局长,沈西红并没有将“绿色”这一概念仅仅停留在基地建设上,而是在县里大力支持下,创建了与基地配套的“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在市场入口处,公告栏内张贴着农技员的大幅照片,照片下面,则清楚地列出该农技员直接挂钩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市场用这种办法告诉消费者,这里的所有产品都有人专门负责。
  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必须具备“身份证”。市场里配有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消费者如有疑惑,只要把编码拿到电脑前一扫瞄,该农产品的生产者、产地以及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用药,用了何种药……所有的信息一览无遗。
  市场由此一炮走红。不仅本地的机关、学校、企业食堂都从这里进货,连上海、杭州等地的超市、经销商都慕名而来。“专卖市场”签订的配送协议就达2000万元。仙居的绿色稻米从每公斤1.8元涨到了3元;土猪肉的价格每斤比原来高出了2元……
  沈西红说,在许多地方为农产品“卖难”发愁的时候,仙居农民不是怕种出来卖不掉,而是愁来不及种。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变化是,仙居的生态优势由此转化成经济优势,仙居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显著提升,“仙居农业”的品牌也由此声名远播。
  从一个品牌的建设看产业如何做强
  嵊州茶叶无论在浙江还是在全国都享有盛誉。一是规模大:茶园面积25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二是与农民关联度高:全市有20多万人涉茶;三是出口量大:年出口6万吨,占全球珠茶出口量的60%。
  嵊州茶叶虽然基础扎实,实力强大,却也有未愈的“心病”,这就是“越乡龙井”的品牌在市场上一直步履蹒跚,难有起色。隔壁的新昌,每年要策划大型活动,“大佛龙井”由此知名度节节攀升;诸暨的“绿剑”,虽是企业品牌,但有当地政府全力支持,因此也是来势咄咄逼人。
  一个主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品牌的引领。2008年,嵊州花费150万元,从企业手里收回“越乡龙井”。
  为了运作好这一区域品牌,市里专门成立了“茶叶品牌建设办公室”,配备了三名正式工作人员,计划3到5年内落实专项资金1500万元,实施“品质提升,市场拓展,龙头带动”三大工程。随后,嵊州委托专业机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越乡龙井”品牌规划方案》。
  1500万元的投入,在任何地方都不是小数目;专门就茶叶品牌建设作出规划,这在全国也是十分少见。最耐人寻味的是,嵊州茶叶机构和人员的变动:原来林业局的茶叶科,只保留了一名技术人员,而新建的“品牌办”,一下子配备了三名专业人员。这一变动和调整,说明了嵊州茶叶产业的发展重心已经从生产为主转向了营销为主。
  嵊州的计划是,先通过修订生产技术标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追踪体系,做好品质提升工作;接着拓展市场,将“越剧”和“越乡龙井”相结合,在北京和杭州等地开设茶楼,开设专卖店,形成比较完整的全球销售网络;最后,培育一批龙头,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紧密性产业链。
  嵊州市副市长郑法根认为,嵊州茶叶以前走的是一条做“大”的道路,现在探索的则是做“强”的方法。当前茶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让嵊州茶叶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从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及时转向内在竞争力的提升。
  从一个家庭农场的变迁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轨迹
  农产品营销,为浙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业主体的成长带来契机。以千家万户小农经济为主的粗放经营开始渐行渐远,现代农业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面貌则日渐清晰。
  对于营销促成的这种变革,杭州舒兰农场体会最深。
  舒兰农场位于萧山境内,有12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目前是浙江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杭州市农业产业化基地,“尚舒兰”商标为杭州市著名商标。
  据农场主尚舒兰介绍,这里原是杭州湾河口滩涂围垦区,十多年前,她从河南来此承包土地搞农业,当时主要是种粮食和棉花,投售给国家。一年到头忙里忙外,到了年终所剩无几。农场根本谈不上发展。
  后来,农场跟外贸出口单位挂钩,改种蔬菜。原本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没想到出口量小,剩下大部分蔬菜还是要通过农贸市场销售。结果不是卖不掉,就是卖不起价,平时赚了点利润,最后都倒贴进去。当时农场已经有无公害基地认证,有出口蔬菜的生产标准,产品也有自己的商标,但看到价格像过山车,最后有心发展也被吓了回去。
  5年前,在农业厅帮助下,农场与省内最大的超市——世纪联华集团签订了产销对接合同,农场生产的农产品随即进入了全省180多家超市门店,由于双方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大。
  尚舒兰认为,办家庭农场,种粮棉,只能靠政府补贴过日子;改种蔬菜,路子是走对了,但如果还是通过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实际上是跟一家一户的农民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家庭农场的优势不仅得不到发挥,反而会因为经营成本高,竞争不过普通农民,路子同样是越走越窄。
  这位经过十多年摸爬滚打的女人,现在深信一点:“市场就是市场,不要说你有多大规模,有多少认证,没有销路,到头来统统都是自讨苦吃。只有先把营销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这个化,那个化。”
  如今,舒兰农场的发展十分稳健,每天配送的蔬菜达到3—5吨,每年的采购金额达到600多万元,农场的规模也发展到了1200亩。
  在浙江,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等,已倡导并推行了许多年,但实际效果却一直难尽人意。推行易,反弹多。其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现代农业的营销体系为基础,没有相对稳定的市场渠道作支撑。尽管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十分明确,前景也十分诱人,但最终成为“无本之木”,“纸上蓝图”。
  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土地的平均流转率不到20%,而浙江土地的平均流转率则达到28%,高出全国8个百分点,一些地方如慈溪市的土地流转率更是高达58.3%。这种变化折射出:因为营销所发挥的由浅入深的作用,困扰浙江农业多年的小农经营正在走向终结,而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迈步走来。                 (蒋文龙 胡立刚 张道生)
  
 
来源:农民日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