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要求,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家和管理人员T作的指导原则。同时,规范的企业也同样重视效益的长期可持续性。认证的本质就是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以自身的信誉为企业产品质量提供担保,消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疑虑,促进更多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披露,使得消费者愿意用现金“选票”选择高品质的产品,最终培育一个优质优价、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1.认证企业要充分调研理清思路把握好3个要点
(1)合理选择认证品种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目标市场特点与要求,选择最符合条件、最有可能达到认证要求的认证品种。比如对病虫害比较严重的蔬菜、水果开展有机认证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主要原因是控制病虫害的生物、物理措施尚不完善,而玉米、小杂粮等病虫害比较轻的农产品就比较适宜进行有机认证。畜禽产品中,羊、牛等草食动物较适进行有机认证,而猪、鸡等集中化饲养条件下对精饲料依赖性强的品种就比较难进行有机认证。
(2)谨慎选择认证机构首先认证机构必须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号,即拥有国家资质。认证企业可以登陆国家认监委的网站(www.cnca.gov.cn),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各类认证机构共100余家的信息全部实现了网上公开。具体查询方法是登陆认监委网站后,选择查询专栏,点击认证机构目录,再点击具体的认证机构,直接了解其业务范围、联络方式等主要信息。然后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认证机构,最好具有同类产品认证经验。一般而言,依托科研院校的认证机构具有技术储备强、认证周期短、服务全面的特点。
(3)充分认识到认证行为将带来的企业在生产行为、管理行为、市场行为方面的连锁变化企业各部门应充分结合认证特点,在日常的T作和管理中贯彻认证要求,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市场营销中充分挖掘认证价值,使企业的认证投入真正做到物有所值。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最终决定企业家认证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认证能否成功是由一系列的细节决定的,需要认证机构与认证企业的共同努力。
2.企业要了解有机认证的成本和收益构成
有机认证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的是认证机构收取的认证费用,进行必要的项目检测的检测费用。认证费用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有关,认证面积越大,认证地点越分散,认证机构需要投人更多的人力就意味着认证费用提高。各有机认证机构的收费标准受国家认监委管理,同时也受开放的竞争市场的影响,有机认证机构相互之间的收费差异不大,一般在2万元~5万元之间。有机认证机构要依据企业的具体规模和认证难度方能准确计算出认证费用。检测费用由企业直接支付检测机构,与认证机构无关,一般为2000元~3000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机认证是针对一个生产年度的,也就是每年需要复审,复审费用一般低于首次认证费用。另一方面,除直接成本外,有机认证可能会为企业带来间接成本的变化,既有可能因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因素减少生产成本,也可能因使用农家肥、采取物理、生物方式防治害虫等聘用更多的人工、进行特定的市场推广、参加培训等增加成本。有机认证的收益也可以简单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指的是产品卖得更好及价格提高而带来的销售收益。间接收益则指的是除销售收益之外的部分,比如企业提高了产量质量和管理水平后,质量更稳定,员工队伍素质提高等带来的潜在收益。总体而言,有机认证的一次性投入并不高,但带来的收益则是多方面的和长期性的。2004年底,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正在根据已有用户开展有机种植、养殖、加工企业的认证成本和效益经济分析,我们会及时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3.认证企业需要咨询机构的帮助
认证要求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间承诺,应着眼于企业基本的咨询需求。如准备基础材料、进行人员辅导等,目的是充分了解认证标准。认讧£企业应提前和认证机构沟通,从而判断咨询的必要性或重点。从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的实际工作经验看,通常具有其他认证经历的企业具备技术力量和一定的规范管理,以及认证的基本知识,倾向于自我完成认证过程。另外,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还结合我国有机认证尚未普及的现状,为所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的普遍心态是希望尽快达到认证机构的要求,取得认证证书。因此,部分企业会聘请认证咨询机构帮助完成认证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人员辅导等T作。作为认证机构,有必要提醒企业在选择认证咨询机构的时候注意认证咨询机构的资质与大包大揽。①检查认证咨询机构的资质。认证咨询机构的咨询范围同样需要得到国家认监委的授权与认可。目前,有机食品认证咨询机构的审批尚未完成,因此企业在选择咨询服务时更应谨慎。②切勿相信大包大揽的认证企业免费提供人员培训辅导,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在相关技术咨询方面的负担。
由于认证市场很大,认证机构众多,难免出现害群之马。一些企业形成了认证就是花些钱、走个程序、做些文件的错误印象。这种害人害己的想法不仅不能使企业自身通过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质量,还会危及整个市场秩序,是大多数负责任的企业、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强烈反对的。因此,企业在认证前必须做好上述3项准备]一作,了解认证的成本和收益构成。只有把开展有机认证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将认证变为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外在动力,以此为契机,开发新技术,改善内部管理,在企业内部上下形成重视学习、寻求更大发展的整体氛围,才能明明白白把认证做好做透,为企业的长远利益服务。(转载《农产品加工》杂志2005年第2期)
1.认证企业要充分调研理清思路把握好3个要点
(1)合理选择认证品种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目标市场特点与要求,选择最符合条件、最有可能达到认证要求的认证品种。比如对病虫害比较严重的蔬菜、水果开展有机认证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主要原因是控制病虫害的生物、物理措施尚不完善,而玉米、小杂粮等病虫害比较轻的农产品就比较适宜进行有机认证。畜禽产品中,羊、牛等草食动物较适进行有机认证,而猪、鸡等集中化饲养条件下对精饲料依赖性强的品种就比较难进行有机认证。
(2)谨慎选择认证机构首先认证机构必须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号,即拥有国家资质。认证企业可以登陆国家认监委的网站(www.cnca.gov.cn),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各类认证机构共100余家的信息全部实现了网上公开。具体查询方法是登陆认监委网站后,选择查询专栏,点击认证机构目录,再点击具体的认证机构,直接了解其业务范围、联络方式等主要信息。然后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认证机构,最好具有同类产品认证经验。一般而言,依托科研院校的认证机构具有技术储备强、认证周期短、服务全面的特点。
(3)充分认识到认证行为将带来的企业在生产行为、管理行为、市场行为方面的连锁变化企业各部门应充分结合认证特点,在日常的T作和管理中贯彻认证要求,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市场营销中充分挖掘认证价值,使企业的认证投入真正做到物有所值。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最终决定企业家认证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认证能否成功是由一系列的细节决定的,需要认证机构与认证企业的共同努力。
2.企业要了解有机认证的成本和收益构成
有机认证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的是认证机构收取的认证费用,进行必要的项目检测的检测费用。认证费用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有关,认证面积越大,认证地点越分散,认证机构需要投人更多的人力就意味着认证费用提高。各有机认证机构的收费标准受国家认监委管理,同时也受开放的竞争市场的影响,有机认证机构相互之间的收费差异不大,一般在2万元~5万元之间。有机认证机构要依据企业的具体规模和认证难度方能准确计算出认证费用。检测费用由企业直接支付检测机构,与认证机构无关,一般为2000元~3000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机认证是针对一个生产年度的,也就是每年需要复审,复审费用一般低于首次认证费用。另一方面,除直接成本外,有机认证可能会为企业带来间接成本的变化,既有可能因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因素减少生产成本,也可能因使用农家肥、采取物理、生物方式防治害虫等聘用更多的人工、进行特定的市场推广、参加培训等增加成本。有机认证的收益也可以简单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指的是产品卖得更好及价格提高而带来的销售收益。间接收益则指的是除销售收益之外的部分,比如企业提高了产量质量和管理水平后,质量更稳定,员工队伍素质提高等带来的潜在收益。总体而言,有机认证的一次性投入并不高,但带来的收益则是多方面的和长期性的。2004年底,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正在根据已有用户开展有机种植、养殖、加工企业的认证成本和效益经济分析,我们会及时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3.认证企业需要咨询机构的帮助
认证要求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间承诺,应着眼于企业基本的咨询需求。如准备基础材料、进行人员辅导等,目的是充分了解认证标准。认讧£企业应提前和认证机构沟通,从而判断咨询的必要性或重点。从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的实际工作经验看,通常具有其他认证经历的企业具备技术力量和一定的规范管理,以及认证的基本知识,倾向于自我完成认证过程。另外,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还结合我国有机认证尚未普及的现状,为所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的普遍心态是希望尽快达到认证机构的要求,取得认证证书。因此,部分企业会聘请认证咨询机构帮助完成认证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人员辅导等T作。作为认证机构,有必要提醒企业在选择认证咨询机构的时候注意认证咨询机构的资质与大包大揽。①检查认证咨询机构的资质。认证咨询机构的咨询范围同样需要得到国家认监委的授权与认可。目前,有机食品认证咨询机构的审批尚未完成,因此企业在选择咨询服务时更应谨慎。②切勿相信大包大揽的认证企业免费提供人员培训辅导,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在相关技术咨询方面的负担。
由于认证市场很大,认证机构众多,难免出现害群之马。一些企业形成了认证就是花些钱、走个程序、做些文件的错误印象。这种害人害己的想法不仅不能使企业自身通过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质量,还会危及整个市场秩序,是大多数负责任的企业、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强烈反对的。因此,企业在认证前必须做好上述3项准备]一作,了解认证的成本和收益构成。只有把开展有机认证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将认证变为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外在动力,以此为契机,开发新技术,改善内部管理,在企业内部上下形成重视学习、寻求更大发展的整体氛围,才能明明白白把认证做好做透,为企业的长远利益服务。(转载《农产品加工》杂志2005年第2期)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