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渔业国际化 大力发展出口创汇渔业

发布日期:2004-09-02 浏览次数: 分类:标准

        2003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3亿吨,其中40%左右的产品进入了国际贸易;而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占到世界的38%以上,连续10年名列世界第一,却只有不到10%的水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单一且集中,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及信息咨询体系发展滞后,水产品进出口组织化程度低,加之非关税贸易壁垒严重威胁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水产品出口贸易必将大幅上升,在目前这样一个市场大势之下,推进渔业国际化,发展出口创汇渔业,使中国渔民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财税增长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一定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抢抓入世之机,大力发展出口创汇渔业,实现我国从渔业产量大国向渔业强国迈进。

        一、努力开拓新兴水产品出口市场

        尽管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多元化,但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仍然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近年来我国对上述五大市场出口的水产品占出口总量的90%左右。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极易产生市场依赖性,从而影响出口效益。因此,我们应在提高水产品质量的同时,针对各地区市场分布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发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和时尚的水产品,选择和开发多国市场,以减少上述市场波动给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带来的影响。

        二、建立健全水产品信息咨询体系

        水产品的国际贸易迫切需要及时、可靠的国际市场动态信息作为保证。我们既要抓好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又要注重信息发布的质量,争取发布的信息能引导渔农民以销定产,并有利于出口企业捕捉国际商机,生产适销对路的水产品,保证水产品货畅其流。为此,我们应在国家渔业贸易信息部门的指导下,一方面研究国际市场的商品供求信息、出口政策及卫生质量法规、标准等;另一方面搜集国内特色水产品、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促使双方及时、快捷地进行交流、贸易,从而使水产品出口依托信息渠道货畅其流,决胜于千里之外。

        三、积极推进渔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要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为重点,努力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水产品食用卫生安全,严格按照国际规范对水产品生产加工进行控制和管理。目前应当以水产养殖和加工为重点,加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重点搞好HACCP、ISO9000等国际质量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国际环保认证,切实加强对渔业生产、加工、出口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达到国际标准。

        四、大力扶持水产品出口创汇

        一要积极发展水产品买方信贷;二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出口信贷担保机制;三要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身份,享受《农业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特殊和差别待遇;四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渔业领域。进一步开放水产品市场,鼓励各类资本直接进入水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同时积极培育大中型现代渔业,以承接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五要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经营效率为中心,进一步盘活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五、努力提高进出口组织化程度

        我国近年来水产品出口综合单价持续下跌,且出口屡屡受阻,这尽管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关,但也与行业竞争无序及行业自律欠缺是分不开的。它充分暴露了行业组织化管理落后的弊端,更为重要的是落后的行业管理将很难赢得未来的水产品国际市场。在面临反倾销、反补贴以及所谓的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的情况下,行业的组织和协调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在加强对渔业经济宏观管理指导的同时,尚需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行业管理的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建立不同类型的渔业中介组织,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从业行为,帮助企业搞好信息咨询、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工作,提高水产品进出口组织化程度。

        六、认真做好水产品出口中的具体工作

        首先,要开拓出口市场,积极寻找客户。有以下途径可供参考:一是网上招商,即通过网上发布招商信息;二是商函招商,即以商业信函、邮件等形式进行招商;三是外贸收购;四是“借船出海”,就是借助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进行出口贸易;五是展会招商,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会进行招商。其次,要正确处理自营出口和外贸企业出口的关系,有些地方认为地方企业已取得了自营出口权,通过外贸企业出口特别是收购出口不划算,这是不全面的想法。再次,要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口创汇主导水产品。发展出口创汇渔业,要在开发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品上下功夫。最后,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如解决出口水产品收购资金;对出口水产品各项税费征收标准进行清理,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对大宗出口水产品提供信用担保等。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