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价格战冲击我国甲壳素行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0-11-17 浏览次数: 分类:市场资讯

恶性价格战冲击我国甲壳素行业发展
  通过回收虾、蟹等甲壳类(海)水产品的甲壳,可从中提取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多糖甲壳素。目前,我国几乎占据了这一新兴深加工产业的国际市场的大部分。
  据统计,我国可年产3万吨甲壳素,其中99%用于出口。全球95%的甲壳素原料来自中国,仅美国一年的甲壳素消耗量就在1.6万吨左右。
  然而,14美元/公斤的行业出口均价不仅远低于20美元/公斤的市场合理价,与挪威、加拿大东海岸同行以200~2000美元/克兜售高纯度甲壳素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基本处于零利润状态。
  本月初,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杜予民在湖北潜江主持第二届国际和海峡两岸甲壳素研讨会期间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我国甲壳素原料及衍生产品的出口价格之所以不及欧美的1%,一方面与产品加工不深、同质化严重、科研成果工业化程度不高有关;另一方面在于行业内部的“窝里斗”,“你报低价,我就报更低”。
  生产消耗大 出售竞压价
  目前,甲壳素已广泛用以生产服装、化妆品、减肥药及补充骨胶原蛋白的保健类食品。
  但是,由于甲壳素提取工艺通常需用强酸、强碱脱钙和脱蛋白质来获取“甲壳素”,每25~30吨虾壳只能提取1吨甲壳素,而每生产一吨甲壳素约需用水400~1000吨。正因为此,发达国家并不自行生产甲壳素,而中国目前正是甲壳素原料的主要提供国。
  杜予民介绍,目前,以淡水虾壳为材料提取甲壳素的厂商则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江苏等地区。但对于如此重要的资源型物质,加上中国的市场地位,并没有让甲壳素体现出应有的利润优势。
  记者了解到,95%的甲壳素用以生产其衍生产品“氨糖”,当前我国氨糖的平均出口价为14美元/公斤,低于20美元/公斤的市场合理价。
  “2001年至2003年间,曾跌到8美元/公斤的历史低位。”国内最早从事甲壳素产业的澳兴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詹金明对本报记者连发感叹,“家庭作坊式的甲壳素(生产厂商)多如牛毛,全国规模以上的只有20家,各家生产规模差异不大,群龙无首、互不买账,老外来收货(甲壳素),你家报16(美)元、我就报15(美元),另一家见状立刻报13(美元)成交。”
  政府主导甲壳素深加工
  最近,湖北省正举全省之力打造“潜江-世界甲壳素之都”。据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榕介绍,湖北省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华山水产投建甲壳素深加工一期工程,并且力推该公司明年登陆中小板。
  同时,联合武汉大学、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公司建立甲壳素联合实验室和博士后产业基地。一批甲壳素顶级专家近乎免费地向华山水产提供技术支持,光是专利成果就多达4项。
  “湖北省政府与高校对潜江甲壳素产业大力支持。”
  事实上,除中国之外,挪威、加拿大东海岸等地也有一小批企业在从事甲壳素衍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据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马腾介绍,目前全世界甲壳素专家都在赛跑,看谁最先将甲壳素运用到临床医学市场;企业之间也有竞争,但他们主要是比谁最先跨过实验室到规模生产之间的“死亡之谷”。
  就在潜江市政府欲联合武汉大学,召集湖北省内四大龙头水产企业建立产业联盟的时候,竟再次传出“窝里斗”的内讧。
  据杜予民及一家水产公司老总透露,原定于研讨会后期召开的湖北小龙虾(甲壳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最终被迫延期到明年召开。“四家企业之间互不买账,不满华山水产企图一家独大……”都是导致产业联盟选不出企业理事长,最终胎死腹中的根本原因。(第一财经日报)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