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的虾类产品价格行情正在持续不断向上攀升

发布日期:2011-07-14 浏览次数: 分类:国际行情

 

目前,全世界各地的虾类产品价格正在持续不断地大幅度飙升。不可否认,这一切均与当前虾类产品的实际需求、捕捞渔获、及养殖产量等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其中也会有其他的客观因素影响,主要是全球范围经济现状的影响,而这点又往往总是在直接影响到全世界的虾类价格行情。 在这里,我们将暂时撇开南大西洋的野生虾品种以及墨西哥湾的天然对虾品种等,我们也不会去考虑位于太平洋海域的野生虾类品种等。对于野生虾类品种,其实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各需求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等。当然,养殖虾价格的行情高低也往往受到一些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在着重针对养殖虾类产品的详尽剖析中,将选择例举全球范围内产值、产量较高的两个主要的养殖对虾品种:草虾(又名:黑虎虾)以及南美白对虾。 

养殖草虾(又名:黑虎虾)Penaeus monodon

五年之前,全球范围养殖虾类产品市场主要的对虾品种是以草虾(Penaeus monodon)为主,其产量远远超过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然而,随着全球各地草虾的养殖技术、成本核算等方面日益陷入经营困境,已直接导致了目前以东盟国家为首的许多虾类生产国(地区)纷纷选择改养南美白对虾品种。从某种程度上看,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甚至已大大超过了草虾的养殖面积。并且,各国政府均不同程度地出台扶持政策,在技术与融资等方面积极推广本国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事业。据官方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泰国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养殖对虾生产国。以2007年为例,泰国养殖草虾出口量为18000吨、南美白对虾出口量为132000吨;而到了2010年,泰国草虾的出口量已减少至13700吨,相反,南美白对虾的出口量则猛增至207000吨。另据非官方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虾类产品进口国,其平均每年进口的虾类产品超过500000吨。以2007年为例,美国进口的草虾和南美白对虾的比例分别是72/26;而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则已演化为49/55。由此看来,是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产出;更由于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困扰,各国的消费群体已纷纷选择了更为经济实惠的替代性产品-南美白对虾,这一点功不可没。按照以往的传统,草虾往往是用于直接消费,而南美白对虾则作为增值产品(面包、黄油点心、寿司等)的加工原料来消费的。从进口价格方面分析,以20088月为例,日本进口的、规格为21/25的草虾价格为每公斤10.28美元,而到了20116月,日本进口的、相同规格的草虾和南美白对虾的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2.12美元和11.77美元。同样以20088月为例,美国进口的、规格为21/25的草虾和南美白对虾价格分别为每磅4.23美元(USD9.36/kg)和每磅4.25美元(USD 9.37/kg),而到了20116月,相同规格的价格分别为每磅5.50美元(USD12.12/kg)和每磅5.35美元(USD11.80/kg)。看来,正是由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价格竞争,并通过产品质量及

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加工技术等因素的完美结合,使得南美白对虾在数量和价格上均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优势。不过,今年5-6月份,来自日本的订单已相应上调了针对草虾产品的进口询价。据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是由于越南国内出现了普遍的虾塘病毒感染,并已几乎湮灭了其大部分的对虾收成;加之其他主要的对虾养殖生产国(地区)库存出现紧缺,是货源的短缺推高了虾类产品的价格行情。早在20115月份,以16/20规格为例,带尾草虾价格行情为CF日本港口 每公斤12.90美元;而到了20116月中旬,相同的规格、其价格行情已达到每公斤13.80美元。在每年的夏季来临之前,每过一周,各国的虾类进口商产品库存清点就将变得更为迫切。据悉,目前日本国内进口商家已被迫要求其两个最主要的对虾供应国赶紧报价,指: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一来,就已经直接导致了全球对虾价格行情的微妙变化。因为目前新的货源青黄不接,加之主要产虾国因恶劣天气、原料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还有如.库存的锐减、预期的歉收、厂商的惜售等等,最终将迫使整体上的虾类产品供应量大幅减少。而相反,仅从日本的国内市场看,随着春夏季节的到来,其国内消费状况已渐趋改善;而温暖的气候使得广大消费者更喜欢在外面的餐馆用餐等,从而,销量上的猛增则已不言而喻。与此同时,需求上的攀升,也导致了价格行情的持续攀升。据说,日本带尾草虾的需求主要集中在31/3536/40两档规格;而整条草虾的消费,则主要集中在21/2526/30这两档稍大的规格。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日本的进口商并不能立刻就解决库存锐减的问题,因为东盟地区国家等产区库存和预期收成正在急剧看跌。并且,这种全球虾类产品数量锐减的趋势,将暂时还不会被拉美地区等国的虾类产品所取代;因为这些拉美国家的对虾生产商一般总会优先考虑到更高的卖价,并且,常常不愿减少就近对美国市场的出货量而转向其他的目的国。(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译自 日本渔业网

来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鱼百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xiatian3218@163.com
联系电话:0571-88051763
Copyright©2016-2018

浙ICP备1602278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988号